中国山地城镇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重庆市武隆县为例

被引:14
作者
朱康文 [1 ,2 ,3 ]
周梦甜 [1 ,2 ,3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 三峡生态环境遥感研究所
[3] 重庆市高校GIS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适宜性评价; AHP; GIS; 承载力; 武隆县;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5.02.034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1404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以重庆市武隆县为研究区域,采用25m×25m栅格大小,针对中国山地城镇的特点,综合运用GIS和RS技术,构建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参与评价的弹性因子包括:距离城镇的距离、距离主要道路的距离、高程、地表起伏度、坡度和各种土地利用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因子的权重,权重结果分别为0.253 3,0.211 6,0.093 0,0.136 9,0.206 9,0.098 3,刚性因子包括基本农田、重要生态用地和各类保护区,刚性因子作为评价的限制因素。综合运用ArcGIS 10.0软件的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结合选取的评价因子建立武隆县土地适宜性评价数据库,为武隆县城镇建设提供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建设用地和较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46.78,70.11km2,占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62%,2.43%。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183+345 +3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四川省马尔康县为例 [J].
陈颖 ;
吴柏清 ;
邹卓阳 ;
王广杰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0, (04) :100-103
[2]   湖南省各市(州)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J].
罗雁文 ;
魏晓 ;
王良健 ;
刘晋 ;
刘代平 .
经济地理, 2009, 29 (02) :284-289
[3]   中国基于人粮关系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从分县到全国 [J].
封志明 ;
杨艳昭 ;
张晶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5) :865-875
[4]   区域多目标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临沂市为例 [J].
刘忠秀 ;
谢爱良 .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01) :176-178+181
[5]   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展望 [J].
岳晓燕 ;
宋伶英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8, (01) :254-257
[6]   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J].
史同广 ;
郑国强 ;
王智勇 ;
王林林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2) :106-115
[7]   基于GIS的大连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J].
汪成刚 ;
宗跃光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109-115
[8]   基于计算智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 [J].
刘耀林 ;
焦利民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5, (04) :283-287
[9]   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与展望 [J].
邱炳文 ;
池天河 ;
王钦敏 ;
吴靖 ;
不详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4, (05) :20-23+44
[10]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 [J].
焦利民 ;
刘耀林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4, (06) :51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