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海温异常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的关系附视频

被引:10
作者
林莉 [1 ,2 ]
李跃清 [2 ]
范广洲 [1 ]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
[2]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印度洋; 海温; 南亚高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52~2001年的印度洋海表温度资料、NCEP/NCAR的高度场资料,采用小波分析、交叉谱分析等方法,讨论了印度洋海温偶极子指数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的关系。结果表明:印度洋偶极子指数与南亚高压存在明显的负相关,且春季印度洋偶极子指数对同年夏季南亚高压的东西振荡有一定指示作用。印度洋偶极子指数与南亚高压东伸指数均存在8 a左右显著时间尺度。两者在1.5~8 a的周期上存在密切联系,在3 a左右的周期上,印度洋偶极子指数变化超前于南亚高压东伸指数,说明印度洋海温异常是影响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的重要因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印度洋海温异常与中国气温异常的可能联系 [J].
唐卫亚 ;
孙照渤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5) :667-673
[2]   南亚高压与我国盛夏气候异常 [J].
钱永甫 ;
张琼 ;
张学洪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295-307
[3]   长江流域大范围旱涝与南亚高压的关系 [J].
张琼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2001, (05) :569-577
[4]   印度洋偶极子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影响(英文) [J].
李崇银 ;
穆明权 .
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 2001, (05) :831-843
[5]   赤道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型振荡及其气候影响 [J].
李崇银 ;
穆明权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1, (04) :433-443
[6]   南海和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及降水的影响 [J].
闵锦忠 ;
孙照渤 ;
曾刚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0, (04) :542-548
[7]   南亚高压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J].
张琼 ;
钱永甫 ;
张学洪 .
大气科学, 2000, (01) :67-78
[8]   陕西未来50年区域旱涝气候预测研究 [J].
栗珂 ;
高炬 ;
叶殿秀 .
灾害学, 1998, (03) :23-27
[9]   子波变换在大气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J].
胡增 ;
臻石伟 .
大气科学, 1997, (01) :59-73
[10]   印度洋和南海海温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相关分析 [J].
罗绍华 ;
金祖辉 ;
陈烈庭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85, (03) :31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