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贵州西部马铃薯生育期气候因子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25
作者:
池再香
[1
,2
]
杜正静
[3
]
杨再禹
[4
]
熊应祥
[1
]
刘建粤
[5
]
机构:
[1] 贵州省六盘水市气象局
[2] 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3] 贵州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4] 贵州省三穗县气象局
[5] 贵州省剑河县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马铃薯;
生育期;
影响;
贵州西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2 [马铃薯(土豆)];
S162.5 [气候与作物生长];
学科分类号:
0901 ;
090101 ;
摘要:
利用贵州西部14县(市)1978-2009年连续32a的马铃薯生育期(3-9月)的定位观测和加密观测资料、1960-2009年3-9月地面平行观测气象资料,采用气候变化倾向率、Morlet小波分析、Cubic函数以及积分回归等方法,对贵州西部马铃薯生育期主要气候因子变化规律及其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马铃薯生育期平均气温年际变化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倾向率为1.96℃/10a(P<0.01),马铃薯块茎膨大期(7-8月)气温日较差呈显著下降趋势,倾向率为-1.82℃/10a(P<0.05);马铃薯生育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倾向率为-50.26mm/10a(P<0.05),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倾向率为-0.62h/10a(P<0.05)。同时降水量存在3a和9a的周期变化,日照时数存在3a、8a和48a的周期变化。马铃薯播种到收获需历时155~175d,>10℃积温达2100~3800℃.d,降水量730~1300mm,日照时数820~1100h。气温对马铃薯产量形成为负效应,但块茎膨大期气温日较差对其为正效应,且该期对气温变化十分敏感;降水量对马铃薯产量形成除开花期(5月中旬-6月下旬)为负效应外,其余时段均为正效应,马铃薯开花期到块茎膨大期(5月中旬-8月下旬)对降水量变化十分敏感;日照时数对马铃薯产量形成除苗期(3月下旬-5月中旬)为负效应外,其余时段均为正效应,马铃薯开花前期(5月中旬-下旬)和块茎膨大期对日照时数变化十分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417 / 423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