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3+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蒋汉明
张凤珍
孙凌云
翟静
顾洪雁
张媛英
高坤山
机构
[1] 泰山医学院东校区基础部生化教研室,泰山医学院东校区基础部生化教研室,泰山医学院东校区基础部生化教研室,泰山医学院东校区基础部生化教研室,泰山医学院东校区基础部生化教研室,泰山医学院东校区基础部生化教研室,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山东泰安,山东泰安,山东泰安,山东泰安,山东泰安,山东泰安,广东汕头
关键词
Fe3+; 三角褐指藻; 生长; 脂肪酸; EPA; PUFA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18 [保健食品];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摘要
为了探讨培养基中Fe3+浓度对微藻生长和脂肪酸的影响,作者用含不同Fe3+浓度的培养基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进行了培养,并测定了其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Fe3+浓度为0.5μmol/L,三角褐指藻生长缓慢,比生长速率仅为0.40/d,但C18:2(n-6)和C18:3(n-6)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最高,而C20:5(n-3)(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最低。当Fe3+浓度高于24.5μmol/L时,三角褐指藻的生长受到抑制,但EP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最高。随着Fe3+浓度的增加,三角褐指藻的EPA和PUFAs占干重的比例逐渐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螺旋藻脂肪酸随培养时间、温度和营养盐变化的研究[J]. 郑爱榕,郑雪红,李文权,曲琳,傅宇.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S2)
[2]   温度对四种海洋微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J].
李文权 ;
李芊 ;
廖启斌 ;
陈清花 .
台湾海峡, 2003, (01) :9-13
[3]   海洋浮游植物铁限制的研究进展 [J].
曹勇 ;
李道季 ;
张经 .
海洋通报, 2002, (06) :83-90
[4]   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J].
吴克刚 ;
柴向华 ;
杨连生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0, (06) :6-9
[5]   微藻脂肪酸去饱和酶及其基因表达的生态调控研究新进展 [J].
魏东 ;
张学成 .
海洋科学, 2000, (08) :42-46
[6]   营养盐对三角褐指藻脂肪酸含量与百分组成的影响 [J].
廖启斌 ;
李文权 ;
陈清花 ;
郑爱榕 .
海洋环境科学, 2000, (02) :6-9
[7]   铁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光合作用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J].
朱明远 ;
牟学延 ;
李瑞香 ;
吕瑞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 (01) :110-116
[8]   海洋微藻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J].
李荷芳 ;
周汉秋 .
海洋与湖沼, 1999, (01) :34-40
[9]   铁对海洋硅藻的生物活性形式及其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J].
陈慈美 ;
蔡阿根 ;
陈雷 .
海洋通报, 1993, (03) :49-55
[10]   Screening of diatoms for heterotrophic eicosapentaenoic acid production [J].
Tan, CK ;
Johns, MR .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1996, 8 (01) :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