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台中65与其花粉不育近等基因系的杂种F1的裂药性研究

被引:7
作者
张志胜
卢永根
冯九焕
刘向东
张桂权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2]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3] 广东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水稻; 花粉不育基因; 亚种间杂种; 裂药性; 基因互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台中65及其7个F1花粉不育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对水稻亚种间杂种F1裂药性及其与小穗育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1的裂药性受花粉不育基因互作控制。不同杂合座位内等位花粉不育基因互作导致杂种F1花药不开裂的程度不同,S-b座位导致杂种F1部分花药不开裂;不同杂合座位间非等位花粉不育基因互作明显降低杂种F1的裂药程度;杂种F1中含杂合花粉不育基因座位数越多,其裂药指数越小,裂药程度越低,含三个杂合花粉不育基因座位的杂种F1裂药指数为2.27,35.3%的花药不开裂。杂种F1花药不开裂的原因随其所含的杂合花粉不育基因座位种类和数目不同而异。杂种F1裂药程度的下降显著减少落在其柱头上的花粉总数和萌发的花粉数。杂种F1裂药指数和结实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21 / 5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水稻S-c座位的PCR标记精细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J].
张泽民 ;
张桂权 .
作物学报, 2001, (06) :704-709
[2]   水稻花粉发育过程及其分期 [J].
冯九焕 ;
卢永根 ;
刘向东 ;
徐雪宾 .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01) :22-29
[4]   栽培稻F1花粉不育基因座S-α的分子定位 [J].
庄楚雄 ;
张桂权 ;
梅曼彤 ;
卢永根 .
遗传学报, 1999, (03) :213-218
[5]  
栽培稻(Oryza sativa)杂种不育性的遗传研究──Ⅳ.F1花粉不育性的基因型[J]. 张桂权,卢永根,张华,杨进昌,刘桂富.遗传学报. 1994(01)
[6]   栽培稻(Dryzasativa)杂种不育性的遗传研究Ⅰ.等基因F1不育系杂种不育性的双列分析 [J].
张桂权 ;
卢永根 .
中国水稻科学, 1989, (03) :97-101
[7]   水稻亚种间杂种配子育性的研究 [J].
何光华,郑家奎,阴国大,杨正林 .
中国水稻科学, 1994, (03) :177-180
[8]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小穗不孕的细胞学研究 [J].
朱晓红,曹显祖,朱庆森 .
中国水稻科学, 1996, (02) :71-78
[9]   利用广亲和性基因提高籼粳杂种育性的研究 [J].
李新奇 .
杂交水稻, 1988, (03) :31-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