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制

被引:3
作者
袁桃利
王秀峰
牟强
张方辉
马颖
机构
[1] 陕西科技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掺杂; 能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N383.1 [];
学科分类号
0803 ;
摘要
制备了一种"混合型"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膜层结构为ITO/MEH-PPV/AND∶TBPE/Alq3(30nm)/LiF(0.5nm)/Al(200nm),研究了MEH-PPV的质量以及TBPE的掺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当MEH-PPV的质量约为0.09mg,TBPE的掺杂浓度为4.5%时,获得了亮度均匀的白光器件。研究中发现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中存在黄光成分,并对此现象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676 / 67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MEH-PPV多层结构器件的制备及其谱红移和窄化 [J].
章勇 ;
范广涵 .
光电子·激光, 2006, (08) :922-925
[2]   白光LED用YAG∶Ce3+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J].
李东平 ;
缪春燕 ;
刘丽芳 ;
夏威 .
液晶与显示, 2005, (06) :526-531
[3]   以Zn(BTZ)2∶rubrene为发光层的一种新型白色有机电致发光液晶显示背光源 [J].
吴空物 ;
华玉林 ;
朱飞剑 ;
牛霞 ;
吴晓明 ;
印寿根 ;
邓家春 .
液晶与显示, 2005, (05) :61-65
[4]   金属氟化物对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发光性能的提高 [J].
林海波 ;
吴宏滨 ;
徐晓轩 ;
王斌 ;
于肇贤 ;
俞钢 ;
张存洲 .
发光学报, 2004, (05) :546-550
[5]   新一代OLED显示技术 [J].
白木 ;
子荫 .
现代显示, 2002, (03) :14-17
[6]   有机EL和LED与无机EL和LED发光机制的异同 [J].
李文连 .
液晶与显示, 2001, (01) :33-37
[7]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刘彭义,唐振方,孙汪典. 暨南大学学报 . 2002
[8]  
Interfacial electronic structures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Lee S T, Wang Y M, Hou X Y, et al.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