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典型县域近20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以宜兴市为例

被引:12
作者
冉小伟 [1 ,2 ]
邓良基 [1 ]
潘根兴 [2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宜兴市; 监督分类; 土地利用转移; 变化幅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分析华东地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笔者以1987年和2007年的TM遥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人工解译和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宜兴市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土地利用的数量、比例和结构变化,得到宜兴市近20年来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20年来宜兴市的土地利用总体变化趋势是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都有大幅度增加,林地和园地的面积变化不大;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主要是水田向建设用地和水域转移,林地向园地和建设用地转移,旱地和未利用地主要是向其它地类单向转出;宜兴市20年来耕地的平均年降幅为1.76%,建设用地增长幅度的平均年增幅为4.05%,宜兴市耕地的下降幅度和建设用地的增长幅度均远远高于全国水平,也高于成都市。
引用
收藏
页码:246 / 2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农田表土有机碳库的影响——以太湖地区吴江市为例 [J].
侯鹏程 ;
徐向东 ;
潘根兴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2) :68-72
[2]   北京市1990年000年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J].
张有全 ;
宫辉力 ;
赵文吉 ;
李小娟 .
资源科学, 2007, (03) :206-213
[3]   城市用地遥感监测与动态变化分析——以成都市土地利用为例 [J].
黄成毅 ;
邓良基 ;
方从刚 .
地球信息科学, 2007, (02) :118-123
[4]   基于GIS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提取研究——以滇西北香格里拉县为例 [J].
韩文萍 ;
王金亮 ;
可华明 ;
付磊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7, (02) :98-102
[5]   基于RS和GIS的小型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分析——以杨凌示范区为例 [J].
刘梦云 ;
李宝宏 ;
王锐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1) :34-38
[6]   广州市1990—2005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J].
龚建周 ;
夏北成 .
生态环境, 2006, (06) :1289-1294
[7]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土壤碳库和碳循环的影响 [J].
王义祥 ;
翁伯琦 ;
黄毅斌 .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5, (03) :44-51
[8]   50年来太湖水网地区城市化空间过程的监测与模拟 Ⅰ宜兴城区城市用地扩展的遥感监测 [J].
潘贤章 ;
赵其国 .
土壤学报, 2005, (02) :194-198
[9]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庄大方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3, (01) :35-38
[10]   基于多源信息的苏南典型地区县级土地利用现状与动态快速建库研究 [J].
张定祥 ;
李宪文 ;
刘顺喜 ;
潘贤章 ;
史学正 .
中国土地科学, 2002, (06) :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