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2 条
早稻抽穗开花至成熟期气候适宜度对气候变暖与提前移栽的响应
被引:18
作者:

刘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李祎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吕厚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机构:
[1] 不详
[2] 国家气象中心
[3]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早稻;
气候变化;
不同移栽期;
温度适宜度;
高温日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53 [];
S511.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1961年以来南方早稻移栽至成熟期温度变化情况,结合早稻不同移栽期,定量分析气候变暖和提前移栽对早稻抽穗开花至乳熟成熟期温度适宜度的影响和高温日数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将南方早稻种植区划分为海南(区域1)、华南(区域2)、广西北部(区域3)、江南(区域4)4个区域,以候为研究尺度,计算1961—2015年4个区域早稻正常移栽、提前1候和2候移栽3种情况下的抽穗开花至乳熟成熟期的温度适宜度和高温日数,建立抽穗开花至乳熟成熟期温度适宜度评价指标,以此分析南方早稻关键生育期适宜度对气候变暖与提前移栽的响应。【结果】(1)移栽至成熟期不同区域平均温度均呈现缓慢升高的态势,倾向率在0.097℃·(10a)-1至0.192℃·(10a)-1之间;20世纪90年代为早稻抽穗至成熟期高温日数最少的年代,21世纪为最多的年代。(2)空间上来说,不同年代区域3温度适宜度最高,区域4最低;20世纪90年代温度适宜度高值区分布大于其他年代。(3)区域2、4提前移栽有利于提高早稻关键生育期的温度适宜度,同时减少高温日数;区域1中提前移栽导致高温日数增多;区域3提前移栽温度适宜度降低,但高温日数增多。(4)代表站广东梅县早稻关键生育期温度适宜度呈现"下降-升高-再下降"的特点,进入2000年后降幅明显;高温日数则呈现上升的特点;同时表明提前移栽能够提高适宜度,减少高温日数。【结论】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华南和江南地区提前移栽有利于提高早稻抽穗开花至乳熟成熟期温度适宜度,同时降低高温日数,有效避开高温热害对早稻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 [1]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Ⅻ.气候变暖对黑龙江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区域和冷害风险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 2016, (10) : 1859 - 1871王晓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杨晓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吕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陈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不详
- [2] 播期对机插水稻产量构成特征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13) : 22 - 3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曹伟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钱海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许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罗学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李德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刘国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
- [3] 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稻安全生产日期的变化[J]. 作物学报, 2014, 40 (07) : 1320 - 1329艾治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郭夏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刘文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马国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青先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4]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江苏水稻高温热害模拟研究Ⅱ:孕穗-抽穗期水稻对高温热害的适应性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4, 35 (02) : 206 - 213王连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任景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江苏水稻高温热害模拟研究Ⅰ:评估孕穗-抽穗期高温热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14, 35 (01) : 91 - 9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任景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王连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 [6] 气候变暖对江西双季早稻适播期的影响[J].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3, 36 (03) : 50 - 56杨爱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气象台王保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气象台刘文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气象台郭瑞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气象台
- [7] 我国双季稻种植分布的年代际动态[J]. 科学通报, 2013, 58 (13) : 1213 - 122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周广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8] 气候变化背景下广东早稻温度适宜度的变化特征[J]. 广东气象, 2012, 34 (03) : 60 - 63黄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省气象局农业气象试验站 广东省气候中心 广东省气象局农业气象试验站翟志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省气候中心 广东省气象局农业气象试验站陈慧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省气候中心 广东省气象局农业气象试验站
- [9] 东北稻作系统对气候变暖的实际响应与适应[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 (07) : 1265 - 1273张卫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长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董文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
- [10] 中国双季稻种植区的气候适宜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 2012, (02) : 218 - 227段居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不详周广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 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