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19
作者
易镇邪
屠乃美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湖南长沙
[3] 湖南长沙
关键词
再生稻; 再生力; 生理生态;
D O I
10.16848/j.cnki.issn.1001-5280.2002.s1.005
中图分类号
S51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综述了再生稻品种选育、再生力的遗传、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其在源库特性、不同节位再生力及生理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30 / 2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杂交中稻收割前再生芽死亡机理及其调节 [J].
徐富贤 ;
熊洪 ;
赵甘霖 ;
洪松 .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04) :31-37
[2]   杂交中稻品种间着粒数与再生力关系 [J].
徐富贤 ;
熊洪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3) :18-20
[3]   漳洋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J].
陈超 ;
徐文生 ;
谢兆珠 .
福建农业科技, 1998, (03) :32-32
[4]   内源激素ABA对水稻再生芽萌发的影响 [J].
王光明 ;
刘保国 ;
陈静 ;
任昌福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7, (04) :24-28
[5]   杂交中稻抽穗后再生芽生长与头季稻茎鞘物质积累的关系 [J].
徐富贤 ;
熊洪 ;
洪松 .
中国水稻科学, 1997, (03) :160-164
[6]   高产栽培条件下籼稻良种产量组分的研究 [J].
徐富贤 ;
熊洪 ;
洪松 ;
陈真福 ;
方文 ;
赵甘霖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2) :78-83
[7]   促芽肥与杂交中稻再生力关系及其作用机理 [J].
徐富贤 ;
洪松 ;
熊洪 .
作物学报, 1997, (03) :311-317
[8]   留桩节位与母叶对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J].
袁继超 ;
孙晓辉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4) :523-528
[9]   再生稻抽穗期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J].
袁继超 ;
孙晓辉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4) :519-522
[10]   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讲座(14) 再生稻的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要点 [J].
蒋彭炎 .
中国稻米, 1996, (06) :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