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视角的中国农业规模化问题分析

被引:22
作者
陈纪平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
关键词
农业规模化; 农业生产组织; 家庭农场; 农业人口转移;
D O I
10.19365/j.issn1000-4181.2012.06.005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分工经济与交易费用交互作用下,农业生产组织演化出具体技术、制度条件下的最优形式及规模。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的最佳生产组织形式,因此农场的规模决定于农业中土地面积与家庭数目的相对比例。我国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在短期内将保持较低水平,长期变化趋势取决于农业人口非农化转移的数量和方式。目前要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并增加农民收入水平,应该提高农地交易效率并破除城乡劳动市场的分割,而不是片面扩大农场规模。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家庭农场抑或企业化——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J].
陈纪平 .
经济学家, 2008, (03) :43-48
[2]   英美日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 [J].
战冬梅 ;
战梦霞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8, (03) :181-184
[3]   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以承包土地租金入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J].
邱水清 ;
康就升 .
南方农村, 2008, (01) :34-36
[4]   中国农业社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J].
谢玉红 .
中国经济问题, 2005, (02) :59-63
[5]   规模化、专业化是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关键 [J].
严正 .
中国经济问题, 2002, (04) :27-31
[6]   日本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动向及启示 [J].
焦必方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6) :103-109
[7]   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若干思考 [J].
陈宗胜 ;
陈胜 .
南开学报, 1998, (02) :47-51
[8]  
中国农业的规模经营:政策适当吗?[J]. 罗伊·普罗斯特曼,李平,蒂姆·汉斯达德.中国农村观察. 1996(06)
[9]   中国农业规模经营的制约 [J].
任治君 .
经济研究, 1995, (06) :54-58
[10]   中国的小农体制与规模经营 [J].
王小广 .
中国农村观察, 1995, (01) :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