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土地综合承载能力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16
作者
韩书成 [1 ]
濮励杰 [2 ,3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3]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综合承载能力; 空间分异; 江苏省;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9.05.053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土地承载力是资源承载力研究的重要方面,是评价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而人地矛盾突出的江苏省为研究区域,从水土资源支撑系统、经济技术支撑系统、社会支撑系统和生态环境支撑系统4个方面建立了江苏省土地综合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加权综合评价法对各县(市)进行土地综合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全省分成高承载能力区、中承载能力区和低承载能力区,整体表现出从东南部—中西部—北部和沿海承载能力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异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江苏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空间分异研究 [J].
韩书成 ;
濮励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6) :853-859
[2]   以生态-经济为导向的江苏省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 [J].
陈雯 ;
孙伟 ;
段学军 ;
陈江龙 .
地理科学, 2007, (03) :312-317
[3]   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探讨——以重庆市为例 [J].
杨庆媛 ;
鲁春阳 ;
文枫 ;
王兆林 ;
毛旭明 ;
买晓森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03) :314-317
[4]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以武汉市为例 [J].
佟香宁 ;
杨钢桥 ;
李美艳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4) :53-57
[5]   我国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分析 [J].
谢高地 ;
周海林 ;
鲁春霞 ;
甄霖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5) :97-102
[6]   山东省泰安市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方法研究 [J].
李新举 ;
赵庚星 ;
刘宁 ;
于开芹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3) :90-93
[7]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J].
周纯 ;
舒廷飞 ;
吴仁海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3, (06) :16-19
[8]   略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我国沿海地区案例分析 [J].
王书华 ;
毛汉英 ;
赵明华 .
人文地理, 2001, (04) :57-61
[9]   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及评价——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案例研究 [J].
王书华 ;
毛汉英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3) :248-254
[10]   综合评价中确定权重向量的几种方法比较 [J].
王靖 ;
张金锁 .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1, (02) :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