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37
作者
韩书成 [1 ]
濮励杰 [2 ,3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3]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空间分异; 协调度;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研究江苏土地利用效益空间分异特征对制定差异化土地利用战略从而实现全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调控,促进区域之间以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建立了以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为总目标,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为子目标,包括22个评价因子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因素加权综合评价法,对江苏省各县(市)进行了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及协调度评价,根据两者的组合状态将江苏分成高效协调区、中效基本协调区和低效基本协调区三大类型区。整体上看,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及协调度有从南到北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其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引起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和协调度差异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类型区域应实行不同的土地利用战略及相关政策来促进区域之间、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53 / 8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湛江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及其演化评价 [J].
周飞 ;
陈士银 ;
吴明发 ;
钟来元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04) :89-92
[2]   上海浦东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尹占娥 ;
许世远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4) :430-434
[3]   长江口滨岸带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J].
王军 ;
陈振楼 ;
许世远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5) :659-664
[4]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以武汉市为例 [J].
佟香宁 ;
杨钢桥 ;
李美艳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4) :53-57
[5]   依据主、客观权重集成最终权重的一种方法 [J].
王中兴 ;
李桥兴 .
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 2006, (01) :87-92
[6]   土地资源评价方法及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探析 [J].
于勇 ;
周大迈 ;
王红 ;
张爱军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02) :213-215
[7]   武汉市土地利用效益演变及问题分析 [J].
袁丽丽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6, (02) :92-96
[8]   湖南资阳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度评价研究 [J].
杨世琦 ;
高旺盛 ;
隋鹏 ;
陈源泉 ;
许翠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5) :71-74
[9]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研究——以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为例 [J].
杨世琦 ;
王国升 ;
高旺盛 ;
陈源泉 ;
陈冬冬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 (04) :298-301
[10]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J].
彭建 ;
蒋依依 ;
李正国 ;
张小飞 ;
李卫锋 ;
岳隽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3) :304-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