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子对河流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49
作者
任海庆 [1 ,2 ]
袁兴中 [1 ,2 ,3 ]
刘红 [1 ,2 ]
张跃伟 [1 ,2 ]
周上博 [1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2] 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底栖无脊椎动物; 环境因子; 群落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底栖无脊椎动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群落结构特点与河流环境因子密切相关,能较好地反映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综述了物理因子(底质、温度、水深、水流、洪水干扰等)、化学因子(溶氧量、p H值、磷、氮等)、生物因子(水生植物、竞争和捕食)、人为干扰(电站建设、城镇化等)和综合因子对河流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水流、海拔和洪水干扰等环境因子对河流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较少或不足,对这些环境因子的研究应是今后河流生态学领域需要着力推进重要内容。深入研究和完善环境因子与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的关系可为保护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流域水生态系统管理和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提供更为全面的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148 / 31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4 条
[1]   典型平原河网地区底栖动物生物指数筛选及评价基准研究 [J].
陈小华 ;
康丽娟 ;
孙从军 ;
杨青 .
水生生物学报, 2013, 37 (02) :191-198
[2]   钱塘江中游流域不同空间尺度环境因子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J].
张勇 ;
刘朔孺 ;
于海燕 ;
刘东晓 ;
王备新 .
生态学报, 2012, 32 (14) :4309-4317
[3]  
城镇化对钱塘江中游支流水质和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刘东晓,于海燕,刘朔孺,胡尊英,俞建,王备新.应用生态学报. 2012(05)
[4]   春季昌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功能摄食类群的空间分布 [J].
孙小玲 ;
蔡庆华 ;
李凤清 ;
杨顺益 ;
谭路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12, (02) :163-169
[5]   西南山地源头溪流附石性水生昆虫群落特征及多样性——以重庆鱼肚河为例 [J].
王强 ;
袁兴中 ;
刘红 .
水生生物学报, 2011, (05) :887-892
[6]   漓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 [J].
杨青瑞 ;
陈求稳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0, 30 (06) :8-10+38
[7]   乌江梯级电站开发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J].
陈浒 ;
李厚琼 ;
吴迪 ;
秦樊鑫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12) :1462-1470
[8]   影响浙江西苕溪底栖动物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指示种的筛选 [J].
吴东浩 ;
张勇 ;
于海燕 ;
杨莲芳 ;
王备新 .
湖泊科学, 2010, 22 (05) :693-699
[9]  
基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确定河流营养盐浓度阈值——以西苕溪上游流域为例[J]. 吴东浩,于海燕,吴海燕,周斌,王备新.应用生态学报. 2010(02)
[10]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溪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动态 [J].
汪兴中 ;
蔡庆华 ;
李凤清 ;
段树桂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 (06) :803-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