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7年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生态位变化研究

被引:2
作者
胡蒙蒙
张军民
梁二敏
彭丽媛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位; 玛纳斯河流域;
D O I
10.13880/j.cnki.65-1174/n.2016.05.008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为探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影响内陆河流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有序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生态位理论及生态位势、扩缩指数、土地利用信息熵、土地利用程度等评价模型,研究近37年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适应性规律。结果显示:(1)农用地生态位最高,扩张性最强。农业水土开发及绿洲农业发展始终控制着流域物能转化及时空分异格局,但2000-2013年增速明显趋缓,农用地扩张的边际效益不断下降,以农业为主导的土地利用规模效益不复存在,非农化成为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动因。(2)非农化进程缓慢而不协调。农业人口及农业用地持续向城市转移,特别是非农化成为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但土地非农化慢于人口及经济城镇化,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反映出玛纳斯河流域以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导向的土地非农化进程面临更多挑战。(3)土地生态位的无序性不断增大,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不一致,土地利用的非农化转型面临严峻的生态安全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571 / 5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J].
龙花楼 .
地理研究, 2015, 34 (09) :1607-1618
[2]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2000—201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 [J].
刘金巍 ;
靳甜甜 ;
刘国华 ;
李宗善 ;
杨荣金 .
生态学报, 2014, 34 (12) :3211-3223
[3]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 [J].
刘纪远 ;
匡文慧 ;
张增祥 ;
徐新良 ;
秦元伟 ;
宁佳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颜长珍 ;
吴世新 ;
史学正 ;
江南 ;
于东升 ;
潘贤章 ;
迟文峰 .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3-14
[4]   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位理论构建与应用 [J].
陈英 ;
张仁陟 ;
张军 .
中国沙漠, 2012, 32 (02) :574-579
[5]   Landscape ecology: Coupling of pattern, process, and scale [J].
Fu Bojie ;
Liang Di ;
Lu Nan .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1, 21 (04) :385-391
[6]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J].
蒙莉娜 ;
郑新奇 ;
赵璐 ;
邓婧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3) :282-287
[7]   土地利用生态位理论构建与应用 [J].
陈英 ;
张仁陟 ;
陈蓓 ;
张军 ;
陈年来 .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5) :791-801
[8]   近50a土地利用变化对干旱区典型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J].
冯异星 ;
罗格平 ;
周德成 ;
韩其飞 ;
鲁蕾 ;
许文强 ;
朱磊 ;
尹昌应 ;
戴丽 ;
李艳忠 .
生态学报, 2010, 30 (16) :4295-4305
[9]   基于转移矩阵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挖掘方法探讨 [J].
刘瑞 ;
朱道林 .
资源科学, 2010, 32 (08) :1544-1550
[10]   近30年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 [J].
柳梅英 ;
包安明 ;
陈曦 ;
刘海隆 ;
张红利 ;
陈晓娜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6) :926-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