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耳颗粒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25
作者
张玉宝
张国强
王劲松
张岂凡
机构
[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
关键词
槐耳颗粒; 乳腺肿瘤治疗;
D O I
10.13455/j.cnki.cjcor.2004.06.011
中图分类号
R737.9 [乳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 探讨金克 槐耳颗粒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测定药物的细胞毒性、耐药倍数和逆转倍数 ;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ADM药物浓度 ;荧光定量PCR仪测定药物对细胞内MDR 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1) 0 .0 1mg ml剂量的槐耳颗粒能显著降低化疗药物ADM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 7 A的IC50 (3.95 μg ml) ,与逆转前耐药细胞株MCF 7 A的IC50 (17.6 7μg ml)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其逆转倍数为 4 .5倍 ,耐药倍数为 2 1.7倍。 (2 ) 0 .0 1mg ml槐耳颗粒能显著增加耐药细胞内ADM浓度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3)人乳腺癌敏感细胞株MCF 7 S无MDR 1mRNA表达 ,低毒剂量和非细胞毒性剂量的槐耳颗粒使MCF 7 A细胞的耐药基因MDR 1表达水平下调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4)临床观察发现 ,槐耳颗粒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对化疗有增敏作用。结论 金克 槐耳颗粒具有逆转MCF 7 A细胞耐药性的作用 ,逆转机制是使耐药基因MDR 1表达水平下调。槐耳颗粒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具有双效性 ,一是抗肿瘤活性 ,二可作为耐药逆转剂。
引用
收藏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药逆转肿瘤化疗多药耐药性(MDR)研究概述 [J].
蔡天革 ;
唐凤德 ;
殷忠东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2, (02) :129-130
[2]   苦参碱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02对柔红霉素耐药性的研究 [J].
李文瑜 ;
李舜华 ;
崔克义 ;
林海 ;
齐静 ;
杨纯正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8, (05) :74-77
[3]   多种中药单体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 [J].
潘启超 ;
田晖 .
科学通报, 1995, (20) :1901-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