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运动扫描分析脊髓型颈椎病的脊髓致压因素

被引:28
作者
张威江
汪桦
机构
[1] 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颈椎病; 脊髓压迫症; 磁共振成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5.2 [核磁共振成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运动MR扫描揭示椎管内退变结构对脊髓的动力性致压作用 ,提高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作用。方法 在开放式MR机上 ,通过颈椎的多角度分次扫描、关节运动扫描和MR透视扫描 3种方法检查 6 0例颈椎病患者 ,分别观察退变结构在常规自然位、前屈位和后伸位时对脊髓的致压作用。结果  (1)椎管内退变结构在颈椎伸屈活动时常形成较自然位更加严重的脊髓压迫征象 ,而且它们间还有“动态叠加作用”。 (2 )椎间盘突出 (2 9例 )、椎体骨赘增生、椎体错位滑脱 (7例 )、后纵韧带增厚 (36例 )等在前屈位时常较自然位形成更明显的混合性致压物。 (3) 34例患者的退变黄韧带在后伸位时皱折凸入椎管 ,凸入黄韧带又可与脊髓前方致压物形成“钳夹效应”而严重压迫脊髓 (9例 )。 (4 ) 14例患者在伸屈活动时加重椎体的错位滑脱。 (5 )硬膜囊前间隙在前屈位 (4 1例 )和后伸位 (16例 )时较自然位变小 ;囊后间隙后伸位变小见于 4 3例 ,前屈位对其影响较小 (4例 )。结论 颈椎病患者动态MR扫描不仅从形态上而且能从致病作用上显示出早期的、潜在性的、动态性的脊髓致压因素 ,从而起到较静态扫描更早期地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重视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与严格手术指征 [J].
贾连顺 ;
史建刚 .
中华骨科杂志, 2002, (01) :57-59
[2]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过程与自然史 [J].
宋滇文 ;
贾连顺 .
中华骨科杂志, 1999, (09) :32-34
[3]   脊髓型颈椎病自然史及其早期诊断研究 [J].
贾连顺 ;
陈雄生 ;
倪斌 ;
袁文 ;
朱海波 ;
石志才 .
中华骨科杂志, 1998, (10) :9-12
[4]   黄韧带的组织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J].
戴力扬 ;
杜晓冰 .
中华外科杂志, 1994, (07) :410-411
[5]  
颈椎硬膜囊伸屈动态研究[J]. 贾连颀,陈德玉,陈友兴,张文明.中华骨科杂志. 199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