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发展取向

被引:13
作者
李斌 [1 ]
吴桂翎 [2 ,3 ]
辛涛 [4 ]
机构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2] 北京师范大学
[3] 池州学院教育系
[4]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
学业评价; 心理测量理论; 认知诊断; 增值性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2.4 [教学法与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小学生学业评价制度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学业评价以测试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为主,较少反映学生的学业能力;在方法和技术上的科学性有待改进,考试内容的人为性和主观性明显,缺乏客观而科学的程序,考试的过程缺乏心理测量学的指导;考试功能单一,仅反映学生现阶段所掌握的知识。新形势下中小学生学业评价要在科学的测量理论指导下,以能力为导向,注重学生素养的测试,并规范评价程序,充分挖掘评价信息,让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问题及其消解 [J].
张亮 ;
赵承福 .
中国教育学刊, 2010, (05) :27-29
[2]   我国学业成就评价改革现状及对策 [J].
张布和 .
中国教育学刊, 2009, (04) :50-53
[3]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命题“能力立意”的探索与实践 [J].
卢羡文 ;
乐洪勇 .
中国考试(研究版), 2008, (05) :33-40
[4]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国际比较 [J].
辛涛 ;
李峰 ;
李凌艳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6) :5-10
[5]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业评价:测量理论的价值 [J].
辛涛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