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糖提取条件的研究

被引:11
作者
倪德江
谢笔钧
宋春和
余家林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
关键词
茶叶; 多糖; 提取; 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461 [中草药制剂的生产];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温度、时间、料液比、p H值对绿茶、乌龙茶、红茶等茶多糖 (TPS)提取率及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因子对三类茶 TPS提取率影响的大小依次为 p H值、温度、时间、料液比 ;对 TPS活性影响最大的是 p H值 ,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下提取的 TPS活性都最低。建立的回归模型显著性检验均达极显著水平 ,无失拟因素存在 ,模型较好的拟合了 TPS提取率与各因子之间的关系。结合 TPS提取率及活性测定 ,利用期望函数途径进行模拟选优 ,并进行验证 ,得到 TPS提取率的优化条件为温度 0~ 1水平 ,时间 0~ 1水平 ,料液比 0~ 0 .5水平 ,p H值 -0 .95水平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7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茶多糖对小鼠实验性糖尿病的防治作用附视频 [J].
陈海霞 ;
谢笔钧 .
营养学报, 2002, (01) :85-86
[2]   茶叶多糖的提取纯化、组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傅博强 ;
谢明勇 ;
周鹏 .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1, (04) :358-364
[3]   茶多糖不同提取工艺的比较研究 [J].
陈海霞 ;
谢笔钧 .
食品工业科技, 2001, (02) :18-19
[4]   茶多糖等有效成分综合提取研究 [J].
汪东风 ;
谢晓凤 ;
严俊 ;
王泽农 ;
不详 .
中草药 , 1998, (11) :739-740
[5]   中低档绿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及降血糖作用 [J].
李布青,张慧玲,舒庆龄,张部昌,葛盛芳 .
茶叶科学, 1996, (01) :67-72
[6]   茶叶多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汪东风 ;
谢晓凤 ;
王银龙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6, (01) :63-68
[7]   广西绿茶多糖的分离与分析附视频 [J].
黄桂宽 ;
李毅 ;
谢荣仿 ;
杜所昌 .
中国茶叶, 1995, (05) :18-19
[8]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M].韩雅珊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
[9]  
茶叶品质理化分析.[M].商业部茶叶畜产局;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