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破裂与渗水过程的红外辐射特征

被引:28
作者
刘善军 [1 ,2 ]
张艳博 [2 ]
吴立新 [1 ]
李国良 [2 ]
陈群龙 [2 ]
机构
[1]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2] 河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遥感–岩石力学; 混凝土; 渗水; 红外辐射; 安全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528 [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内含水体的混凝土试样进行单轴压缩加载,利用红外热像仪并辅以声发射仪,观测加载过程中试样的红外辐射与声发射变化特征,研究混凝土破裂与渗水的红外异常前兆。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应力的阶段性发展,试样表面的红外辐射呈现早期整体性均匀上升、中期局部高温异常、后期低温异常的主要特征,声发射相应出现早期微量增加、中期均匀增加、后期快速增加的特征。加载中、后期红外热像出现的局部辐射温度"先升后降"现象是混凝土破裂–渗水的重要红外异常前兆,其出现的时间要早于应力和声发射前兆。整个破裂与渗水过程中,高温区域包围低温区域的温度场分布是热像的主要特征。基于实验结果,分析试样红外辐射阶段性变化以及破裂、渗水异常前兆的机制,讨论应力、红外及声发射灾变前兆时间差异性的原因。实验结果对水库大坝以及其他储水混凝土工程破裂与渗水的遥感监测与灾变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遥感-岩石力学(VIII)——论岩石破裂的热红外前兆
    刘善军
    吴立新
    王川婴
    葛大庆
    吴育华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10) : 1621 - 1627
  • [2] 红外热像技术在检测建筑物渗漏中的应用
    赵为民
    赵鸿
    赵鸣
    [J]. 住宅科技, 2004, (05) : 38 - 40
  • [3] 红外遥感用于大型混凝土工程稳定性监测和失稳预测研究
    邓明德
    钱家栋
    尹京苑
    房宗绯
    籍全权
    王众
    耿乃光
    郝晋升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 (02) : 147 - 150
  • [4] 热红外震兆成因的模拟实验研究
    耿乃光
    于萍
    邓明德
    崔承禹
    罗灼礼
    [J]. 地震, 1998, (01) : 83 - 88
  • [5] 混凝土的微波辐射和红外辐射随应力变化的实验研究
    邓明德
    樊正芳
    耿乃光
    崔承禹
    籍全权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7, (06) : 577 - 583
  • [6] 岩石的红外波段辐射特性研究
    邓明德,崔承禹,耿乃光,支毅乔
    [J].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994, (06) : 425 - 430
  • [7] 在不同压力下岩石光谱辐射特性研究
    崔承禹
    邓明德
    耿乃光
    [J]. 科学通报 , 1993, (06) : 538 - 541
  • [8] 岩石破裂实验中的遥感观测与遥感岩石力学的开端
    耿乃光
    崔承禹
    邓明德
    [J]. 地震学报, 1992, (S1) : 645 - 652
  • [9] How to combine several non-destructive techniques for a better assessment of concrete structures
    Breysse, D.
    Klysz, G.
    Derobert, X.
    Sirieix, C.
    Lataste, J. F.
    [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08, 38 (06) : 783 - 793
  • [10] Remote sensing rock mechanics (RSRM) and associated experimental studies
    Wu, LX
    Cui, CY
    Geng, NG
    Wang, JH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2000, 37 (06) : 879 - 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