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优势植物累积特征

被引:46
作者
王英辉 [1 ]
陈学军 [2 ]
赵艳林 [2 ]
祁士华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2] 桂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关键词
重金属; 泗顶铅锌矿区; 生态恢复; 植物富集; 农业恢复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调查了广西泗顶铅锌矿废弃地土壤和植被,共记录到高等植物13科22种,按照YS/T461-2003方法分析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按照GB/T 15337-1994方法对植物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PE-AA700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了16种优势植物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土壤已受到Pb,Zn的严重污染,冶炼厂所有植物的Pb,Zn含量都超过正常范围.蜈蚣蕨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其地上部分能积累较高含量的Pb(w(Pb)=729.9×10-6),转移系数1.56,具备了超富集植物的某些特征.密蒙花叶片中能积累较高含量的Pb(w(Pb)=305.3×10-6),扩散和适应能力强.蜈蚣蕨和密蒙花可作为铅锌矿区生态恢复的先锋物种.复垦区主要经济作物重金属质量分数超过中国食品卫生标准,不宜食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泗顶矿区塌陷地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规划 [J].
王英辉 ;
谭景和 ;
陈学军 .
采矿技术, 2006, (03) :366-368
[2]   铅锌矿区土壤和植物重金属污染调查分析 [J].
孙健 ;
铁柏清 ;
秦普丰 ;
青山勋 ;
罗荣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6, (02) :63-67
[3]   广西平乐锰矿区土壤、植物重金属污染状况与生态恢复研究 [J].
杨胜香 ;
李明顺 ;
李艺 ;
黄海容 .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6, (01) :21-23
[4]   柴河铅锌尾矿耐性植物与优势植物的重金属含量研究 [J].
刘成志 ;
尚鹤 ;
姚斌 ;
于成志 ;
梁景森 ;
胡希优 .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03) :246-249
[5]   某铅锌矿坑口周围具有重金属超积累特征植物的研究 [J].
魏树和 ;
周启星 ;
王新 ;
曹伟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4, (03) :33-39
[6]   矿山废弃地生态重建研究进展 [J].
李永庚 ;
蒋高明 .
生态学报, 2004, (01) :95-100
[7]   蜈蚣草耐铅、铜、锌毒性和修复能力的研究 [J].
安志装 ;
陈同斌 ;
雷梅 ;
肖细元 ;
廖晓勇 .
生态学报, 2003, (12) :2594-2598
[8]   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J].
韦朝阳 ;
陈同斌 .
生态学报, 2001, (07) :1196-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