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哲学理念的“命运共同体”与“合作共赢”

被引:9
作者
倪培民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暨世界伦理中心
[2] 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 丝路秩序; 因果观; 囚徒悖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2 [辩证唯物主义];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规划或者地缘政治的角逐。它背后的"命运共同体"和"合作共赢"的理念,既深植于中国传统思想,也更加切近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的本意。这一理念所蕴含的整体论思维方式和生化模式的因果观不但不排斥个体的权益,反而是后者的最终保障。将这个理念转化为行为方式,有望导致一个与个体主义哲学理念主导下冲突不断的世界秩序截然不同的世界秩序。这是历史给予中国和世界的机遇和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11+198 +19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孔子家语 十卷.[M].(三国)王肃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 著;刘丕坤 译.人民出版社.197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4]   礼治与法治:对立还是互补? [J].
倪培民 .
孔学堂, 2015, 2 (02) :29-35+137
[5]   “天下体系”:帝国与世界制度 [J].
赵汀阳 .
世界哲学, 2003, (05)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