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脑梗死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11
作者
朴影 [1 ]
徐树军 [1 ]
王赞 [2 ]
伍丽红 [1 ]
刘娜 [1 ]
陈晶 [1 ]
机构
[1]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大庆龙南医院神经内科
[2] 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NT-proBNP; D-二聚体; 脑梗死; 损伤程度;
D O I
10.19845/j.cnki.zfysjjbzz.2014.11.009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和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35例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对比。同时收集病例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临床资料患者NT-proBNP和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病例组的NT-proBNP水平为2319.42±5687.26 ng/L,D-二聚体水平为354.57±445.08 mg/m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NT-proBNP水平为4039.12±7610.02 ng/L,D-二聚体水平为519.37±575.88 mg/ml,均显著高于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P<0.05);NIHSS评分>10分患者NT-proBNP水平为3594.86±6947.46 ng/L,D-二聚体水平为483.72±513.81 mg/ml,均显著高于NIHSS评分≤10分患者(P<0.05);有意识障碍患者NT-proBNP水平为4984.37±8657.23 ng/L,D-二聚体水平为629.41±609.48 mg/ml,均显著高于无意识障碍患者(P<0.05);有高血压病患者NT-proBNP水平为4107.24±7802.16 ng/L,D-二聚体水平为544.37±569.06 mg/ml,均显著高于无高血压病患者(P<0.05);结局为死亡的患者的NT-proBNP水平为9168.32±11354.17 ng/L,D-二聚体水平为908.17±758.36 mg/ml,均显著高于存活的患者(P<0.05)。结论 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可反应出脑梗死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为临床病情的评估和预后的判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998 / 10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脑梗塞患者血浆抗凝血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J].
吉薇 ;
顾健 ;
沈连军 ;
马莉 ;
吴蔚 ;
倪军 ;
王红 ;
方悦之 .
血栓与止血学, 2013, 19 (04) :167-168
[2]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像学新进展 [J].
易婷玉 ;
张梅芳 ;
蔡若蔚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 30 (06) :564-567
[3]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对纤溶相关指标的影响 [J].
李琳 ;
朱鸣 ;
雷蕾 ;
赵英 ;
潘国雄 ;
张明洁 .
微循环学杂志, 2013, 23 (01) :55-56+4
[4]   NT-proBNP和BNP检测在急性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性能比较研究 [J].
王伟佳 ;
张秀明 ;
王前 ;
温冬梅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2012, (10) :890-893
[5]   脑利钠肽在心衰中的研究进展 [J].
党晓平 ;
王晨霞 .
中国医刊, 2012, (08) :23-24
[6]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J].
王艳竹 ;
任志军 ;
万婷玉 ;
李孟修 ;
任庆华 ;
王丹 .
临床荟萃, 2012, 27 (07) :589-590
[7]   脑出血急性期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J].
陈娜 ;
杨琴 ;
吴兆敏 ;
范层层 ;
黄家贵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 29 (01) :35-37
[8]   前循环脑梗死超早期CT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及其预测临床预后的作用 [J].
马青峰 ;
贾建平 ;
武剑 ;
许二赫 ;
于跃怡 ;
卢洁 ;
张苗 .
中华医学杂志, 2011, (47)
[9]   卒中的流行病学:基于人群的研究 [J].
宋歌 ;
赵晓峰 ;
国云红 ;
谢宜南 ;
王舒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1, (08) :593-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