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与雌激素及单胺递质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17
作者
罗阳
郑乐知
周建伟
皮丕湘
机构
[1] 中南大学护理学院临床教研室
[2] 湘雅三医院妇产科
[3] 湘雅二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
抑郁症,产后; 雌二醇; 血清素; 多巴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4.6 [产褥期]; R749.4 [情感性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100211 ; 100205 ;
摘要
目的探讨雌二醇及单胺递质——5羟色胺、多巴胺水平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对342例产后42 d 内的产妇,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Beck 抑郁量表(BDI)、一般健康问卷(GHQ)进行评定。以 EPDS 总分≥13分为产后抑郁症诊断标准,并分为抑郁症组与正常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妇女血浆雌二醇和5羟色胺、多巴胺水平。结果 (1)发生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6.7%(57/342)。发生率最高的年龄段为35岁以上(22.2%);23岁以下发生率最低(1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发生率较高,为21.3%,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中专者发生率仅7.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生物学指标测定:抑郁症组妇女雌二醇水平为(64.39±0.22)pmol/L,明显低于正常组的(126.18±0.47)p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症组妇女5羟色胺水平为(1.09±0.21)μmol/L,明显低于正常组的(2.67±0.3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症组妇女多巴胺水平为(5.21±0.54)μmol/L,明显高于正常组的(3.16±0.98)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雌二醇水平与 EPDS、BDI、GHQ 量表分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0.76,-0.35;P<0.05),即雌二醇水平越低,产后 EPDS、BDI、GHQ 量表分值越高;5羟色胺水平与EPDS、BDI、GHQ 量表分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8,-0.28,-0.11;P<0.05),即5羟色胺水平越低,产后 EPDS、BDI、GHQ 量表分值越高;多巴胺水平与 EPDS、BDI 量表分值呈正相关,与 GHQ量表分值呈无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12,0.07,0.00;P>0.05)。结论 EPDS、BDI、GHQ 量表评定可作为筛选产后抑郁症的依据,雌二醇及5羟色胺、多巴胺水平的测定可为产后抑郁症的诊断提供客观的生物学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745 / 74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放免法测定产后抑郁症患者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分析 [J].
王瑛 ;
付政 .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04, (03) :143-145
[2]   产后抑郁症与孤啡肽及单胺类递质的相关性研究 [J].
胡电 ;
古航 ;
熊英 ;
洪新如 ;
曹立萍 ;
侯庆香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3, (05) :321-322
[3]   产妇心理与分娩方式及分娩过程的关系 [J].
匡军秀 ;
魏敏 ;
白骏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3, (01) :3-5
[4]   产后抑郁症发病因素与治疗进展 [J].
张淞文 .
中国妇幼保健, 2002, (12) :56-57
[5]   产后抑郁症患者雌二醇孕酮和催乳素水平研究 [J].
谌小卫 ;
杨越波 ;
范建辉 ;
尹玉竹 ;
侯红瑛 .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2002, (04) :274-276
[6]   370例产后抑郁症调查 [J].
苗汝娟 ;
张欣 ;
席薇 .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2, (02) :203-205
[7]   产后抑郁症与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的关系 [J].
蔡满红 .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2, (02) :85-86
[8]  
妇女精神卫生[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翟书涛编著, 1999
[9]   INCREASED SENSITIVITY OF DOPAMINE-RECEPTORS AND RECURRENCE OF AFFECTIVE PSYCHOSIS AFTER CHILDBIRTH [J].
WIECK, A ;
KUMAR, R ;
HIRST, AD ;
MARKS, MN ;
CAMPBELL, IC ;
CHECKLEY, SA .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991, 303 (6803) :613-616
[10]  
Crossnational epidemiology of major depression and bipolar disorder. Weissman MM, Bland RC, Canio GJ, et al.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