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转换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被引:24
作者
刘彦随
彭留英
陈玉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北京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换; 农田改造工程; 环境效应; 东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基于1990、1995、2000年3期L andsat TM影像数据,在遥感与G IS支持下分析了东北地区1990~2000年土地利用转换特征与格局,以及耕地内部水田与旱地转换态势和成因。研究表明:农业土地利用内部及其非农化转换趋势明显。耕地、草地年均减少4.99×104和1.40×104hm2,水域、林地、建设用地年均增加2.39×104、1.93×104和1.44×104hm2;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差异较大,以1990~1995年间变化为主,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变化量分别占总变化量的93.5%、85.8%和75.8%。耕地内部水田和旱地的转换频繁,主要是政策调控和市场调节综合作用下实施农田改造工程的结果。退耕还林草与林草地开垦的逆向发展,以及水田与旱地频繁的转换过程,已带来土地退化、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等严重负面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8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三江平原农业需水量及适宜水稻种植面积的研究 [J].
王韶华 ;
刘文朝 ;
刘群昌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4) :50-53
[2]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基本态势与区域效应 [J].
刘彦随 ;
陆大道 .
地理学报, 2003, (03) :381-389
[3]   近10年来中国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分析 [J].
张国平 ;
刘纪远 ;
张增祥 .
地理学报, 2003, (03) :323-332
[4]   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20世纪90年代毁林开荒状况分析 [J].
张国平 ;
刘纪远 ;
张增祥 .
地理研究, 2003, (02) :221-226+261
[5]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变化 [J].
汪爱华 ;
张树清 ;
张柏 .
生态学报, 2003, (02) :237-243
[6]   对垦区水稻井灌区改造的几点建议 [J].
孙原峰 ;
曲春慧 .
现代化农业, 2002, (10) :47-48
[7]   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J].
刘彦随 ;
陈百明 .
地理研究, 2002, (03) :324-330
[8]   大面积开荒扰动下的三江平原近45年气候变化 [J].
闫敏华 ;
邓伟 ;
马学慧 .
地理学报, 2001, (02) :159-170
[9]  
The causes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land use conversion during agricultural restructuring in Northeast China[J] . Liu Yansui,Gan Hong,Jay Gao,Deng Xusheng.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2004 (4)
[10]  
A Holistic Approach Towards Assessment of Severity of Land Degradation Along the Great Wall i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China[J] . Yansui Liu,Jay Gao,Yanfeng Yang.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 2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