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利益界定的协商民主视角分析

被引:3
作者
宁有才
机构
[1] 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协商民主; 促进作用; 固有缺陷;
D O I
10.16365/j.cnki.11-4054/d.2013.05.016
中图分类号
D62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公共利益是一个使用频繁却又尚未定论的话语。作为一种民主决策机制,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和实现具有启发意义。通过平等、公开、理性、对话的协商民主程序,可以有效地维护并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同时,协商民主的内在缺陷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共利益表达不充分。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论征收中“公共利益”界定的程序机制 [J].
房绍坤 .
法学家, 2010, (06) :46-52+175
[2]   什么是公共利益——西方法哲学中公共利益概念解析 [J].
余少祥 .
江淮论坛, 2010, (02) :87-98
[3]   协商民主的价值、挑战与前景 [J].
陈家刚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8, (03) :49-55
[4]   公共利益是一个混乱且无法丢弃的筐——关于公共利益概念和实务问题的研究笔记 [J].
莫于川 .
现代物业, 2007, (16) :6-11
[5]   公共利益:公共政策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 [J].
张彩千 ;
吕霞 .
前沿, 2005, (01) :81-82
[6]   协商民主 [J].
乔治·M.瓦拉德兹 ;
何莉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 (03) :35-43
[7]  
审议民主.[M].谈火生等; 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8]  
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M].王锡锌; 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9]  
公共协商.[M].(美) 博曼;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0]  
协商民主.[M].(美) 博曼; (美) 雷吉; 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