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
王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王侃
秦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秦霖
机构
: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来源
:
中华医史杂志
|
2004年
/ 02期
关键词
:
中医学;
气候因素;
气候变迁;
岭南医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2-03 [中医现代化研究];
学科分类号
:
100602 ;
摘要
:
气候因素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和生理病理状况 ,进而对以人体为作用对象的医学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探讨气候类型与中医学理论的关系 ,气候变迁与我国寒温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兴衰的联系以及岭南医学的地域性特色 ,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①中医学理论基础在形成中由于受到了气候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 ;②历史上的气候变迁是导致中医史上寒温学派兴起和发展兴衰的重要原因 ;③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 ,岭南医学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特异性 ,表现了中医学的良好适应性和广泛的发展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历史时期中国竹林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李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研究所
李睿
.
竹子研究汇刊,
2002,
(02)
:67
-70+78
[2]
阴阳五行学说与四行体液学说宏观框架体系的比较研究
[J].
朱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北京
朱明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01)
:1
-5
[3]
试论岭南医学的临床特色
[J].
孔炳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广州市工业大道号
孔炳耀
.
中医杂志,
1997,
(12)
:712
-714
[4]
因地施治在柴达木地区燥病治疗中的应用
[J].
刘玉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西安市北郊西部石油管道建设指挥部医务室
刘玉梅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7,
(01)
:54
-55
[5]
试论孙思邈对外感病学的贡献
[J].
李洪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研室合肥
李洪涛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6,
(01)
:2
-4
[6]
试论伤寒学研究之历史分期
[J].
万晓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中医学院
万晓刚
.
中华医史杂志,
1995,
(02)
:89
-91
[7]
刘仕昌教授温病辨治经验
[J].
钟嘉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
钟嘉熙
.
新中医,
1994,
(03)
:14
-15+17
[8]
胃虚津缺无汗身痒治验
[J].
何志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
何志雄
.
新中医,
1980,
(01)
:16
-16
[9]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J].
竺可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
竺可桢
.
考古学报,
1972,
(01)
:15
-38
[10]
邓铁涛医学文集[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邓铁涛编著, 2001
←
1
2
→
共 14 条
[1]
历史时期中国竹林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李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研究所
李睿
.
竹子研究汇刊,
2002,
(02)
:67
-70+78
[2]
阴阳五行学说与四行体液学说宏观框架体系的比较研究
[J].
朱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北京
朱明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01)
:1
-5
[3]
试论岭南医学的临床特色
[J].
孔炳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广州市工业大道号
孔炳耀
.
中医杂志,
1997,
(12)
:712
-714
[4]
因地施治在柴达木地区燥病治疗中的应用
[J].
刘玉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西安市北郊西部石油管道建设指挥部医务室
刘玉梅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7,
(01)
:54
-55
[5]
试论孙思邈对外感病学的贡献
[J].
李洪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研室合肥
李洪涛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6,
(01)
:2
-4
[6]
试论伤寒学研究之历史分期
[J].
万晓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中医学院
万晓刚
.
中华医史杂志,
1995,
(02)
:89
-91
[7]
刘仕昌教授温病辨治经验
[J].
钟嘉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
钟嘉熙
.
新中医,
1994,
(03)
:14
-15+17
[8]
胃虚津缺无汗身痒治验
[J].
何志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
何志雄
.
新中医,
1980,
(01)
:16
-16
[9]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J].
竺可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
竺可桢
.
考古学报,
1972,
(01)
:15
-38
[10]
邓铁涛医学文集[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邓铁涛编著, 2001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