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次降雨条件下不同土壤细沟侵蚀分析

被引:9
作者
刘俊体 [1 ,2 ]
孙莉英 [2 ]
张学培 [1 ]
蔡强国 [2 ]
陈俊杰 [2 ,3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3] 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产流; 坡面表面积; 细沟体积; 细沟发育;
D O I
10.16843/j.sswc.2013.04.004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不同土壤细沟侵蚀发育对比研究是探讨细沟侵蚀机制的必要内容。通过间隔为24 h的2次人工模拟降雨,在不同降雨强度(1.5,2.0,1.0 mm/min)、不同坡长(5、10 m)的试验条件下,分析坡度为20°时塿土和黄绵土2种土壤细沟侵蚀过程中产流产沙、空间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1)从坡面产流量来看,2种土壤在2次人工降雨过程中有相似的产流过程,坡长和降雨强度相同时,塿土坡面产流量大于黄绵土;2)从坡面形态看,第1场降雨过程中塿土坡面表面积、细沟侵蚀强度大于黄绵土坡面,但黄绵土坡面一旦发生细沟侵蚀,其体积变化幅度剧烈于塿土坡面;3)塿土在第1场降雨过程中侵蚀速率的变化过程可以反应细沟发育的各个阶段,较大降雨强度使黄绵土发生细沟侵蚀侵蚀,其细沟发育的各个阶段持续时间长于塿土,即黄绵土细沟形态变化缓慢。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黄土高原小流域侵蚀产沙过程与模拟[M]. 科学出版社 , 蔡强国等著, 1998
[12]   降雨能量的试验研究初报 [J].
周佩华 ;
豆葆璋 ;
孙清芳 ;
刘尔铭 ;
刘炳武 .
水土保持通报, 1981, (01) :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