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磷素迁移研究进展

被引:11
作者
李裕元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坡地磷素迁移; 磷素流失; 磷素形态; 磷素转化; 土壤侵蚀; 土地利用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坡地磷素迁移是导致土壤质量退化、肥料利用率降低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是非点源污染的重要形式。通过对土壤中磷素的形态转化、降雨特征、土壤理化性状与地形条件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四个主要方面阐述了坡地磷素迁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当前坡地磷素迁移研究的三个主要方向:(1)遴选适当的磷素形态指标,使之能同时较敏感地反映坡地磷素流失对水环境和土壤质量的影响;(2)磷素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与坡地磷素迁移的相互关系;(3)坡地磷素迁移的动态过程与空间变异。通过这三方面的工作将会有力促进磷素迁移及其环境影响研究的规范化,促进土壤科学与环境科学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也将为农田养分的科学管理、土壤退化的控制与修复奠定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1]   土壤侵蚀对土壤肥力及土地生物生产力的影响 [J].
杨武德 ;
王兆骞 ;
眭国平 ;
陈宝林 ;
徐锴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2) :48-51
[12]   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结构对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 [J].
傅伯杰 ;
马克明 ;
周华峰 ;
陈利顶 .
科学通报, 1998, (22) :2444-2448
[13]   陕西(土娄)土中硝态氮运移特点及影响因素 [J].
吕殿青 ;
杨学云 ;
张航 ;
戴万宏 ;
张文孝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6, (04) :289-296
[14]   黄土高原坡面降雨产流产沙过程变化的统计分析 [J].
王万忠,焦菊英 .
水土保持通报, 1996, (05) :21-28
[15]   黄土高原南部土壤养分流失规律 [J].
刘秉正,李光录,吴发启,赵晓光 .
水土保持学报, 1995, (02) :77-86
[16]   土壤侵蚀的中子活化示踪法研究 [J].
石辉 ;
刘普灵 ;
田均良 .
水科学进展, 2000, (02) :126-132
[17]   磷肥在石灰性土壤中的形态转化及施用时间对其肥效的影响 [J].
刘文革 ;
李祖荫 .
土壤通报, 1993, (04) :154-157
[18]   磷在土壤中有效性的衰减 [J].
鲁如坤 ;
时正元 ;
钱承梁 .
土壤学报, 2000, (03) :323-329
[19]  
Relating extractable soil phosphorus to phosphorus losses in Runoff. Pote D H,Daniel T C,Sharpley A P,et al.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 1996
[20]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径流及磷流失研究 [J].
孟庆华 ;
傅伯杰 ;
邱扬 .
自然科学进展, 2002, (04) :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