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潮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关键因子识别及分区
被引:25
作者:
耿润哲
[1
,2
]
王晓燕
[1
,3
]
庞树江
[1
]
殷培红
[2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3]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圈水环境研究中心
来源: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SWAT模型;
污染分区;
密云水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将GIS技术、Arc SWAT模型与分析技术相结合,以农耕养殖程度较高的北京密云水库上游潮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对流域近20年非点源污染负荷时空变异情况进行模拟,识别影响非点源污染流失的关键因子,进行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结果表明,总氮和总磷年均负荷量分别为563.3,28.7t/a,氮磷负荷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丰水年以地势较高且农业耕作活动频繁区域为主,平水年和枯水年表现为靠近河道的农业用地与畜禽养殖区为主.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11种不同因素对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程度表明,施肥量是影响氮磷输出的最主要的因子,坡长、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及坡度是影响氮磷输出的次重要因子;针对潮河流域长期传统耕作以及化肥过量施用的现状,土壤有机磷的含量也会对总磷的输出产生一定的影响.潮河流域可划分为3个污染控制区,第1类:污染控制区(以近河道耕种区为主,面积186.74km2),第2类:污染治理区(农村生活及畜禽养殖区为主,面积23.09km2),第3类:生态修复区(高坡度强降雨区为主,面积1365.25km2).该研究结果可有效提升流域非点源污染治理的效率,为水源地流域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258 / 1267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