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贫困地区相对贫困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基于西藏和四省涉藏县域的实证研究

被引:4
作者
李波
苏晨晨
机构
[1]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 相对贫困; 空间差异;
D O I
10.19898/j.cnki.42-1704/C.2021.0406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从自然、经济、社会维度对西藏和四省涉藏县域的相对贫困进行测算,并结合GIS分析功能以及地理探测器对其空间差异进行了深层次分析。结果表明:相对贫困度差异较大,相对贫困程度较深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藏。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和集聚特征,相对贫困度相近的县域在空间中存在集聚现象。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是西藏和四省涉藏县域相对贫困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普通中学在校生、第一产业增加值、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是西藏和四省涉藏县域相对贫困分异的主导因子,并且其中两个因子的交互作用要明显大于单因子的作用,交互作用类型以双因子增强型和非线性增强型为主。基于上述结论,得出缓解相对贫困的政策启示,以进一步促进深度贫困地区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贫困的“物以类聚”:中国的农村空间贫困陷阱及其识别 [J].
罗翔 ;
李崇明 ;
万庆 ;
张祚 .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 (10) :2460-2472
[2]   “后扶贫时代”的贫困治理:趋势、挑战与思路 [J].
郑会霞 .
河南社会科学, 2020, 28 (10) :118-124
[3]   中国城镇化的农村减贫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J].
张博胜 ;
杨子生 .
地理研究, 2020, 39 (07) :1592-1608
[4]   乡镇尺度贫困地图绘制及空间贫困陷阱检验——以皖西地区为例 [J].
温瑞霞 ;
赵春雨 ;
杨娜 ;
胡源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0, 39 (03) :127-132+137
[5]   相对贫困与新时代贫困治理机制的构建 [J].
邢成举 ;
李小云 .
改革, 2019, (12) :16-25
[6]   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的时空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基于GTWR模型的分析 [J].
郑长德 ;
廖桂蓉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39 (05) :144-148
[7]   基于遥感影像及在线房租数据的城市内部贫困空间测度研究——以广州市内城核心区为例 [J].
袁媛 ;
刘菁 ;
陈逸敏 ;
尤智扬 .
人文地理, 2018, 33 (03) :60-67
[8]   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 [J].
王劲峰 ;
徐成东 .
地理学报, 2017, 72 (01) :11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