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博弈的碳配额交易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32
作者
谢晶晶
窦祥胜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碳配额交易; 班茨哈夫-克莱曼权利指数; 网络层次分析法; Shapley值法; 核仁法;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16.02.002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现阶段我国碳交易试点已启动,形成碳配额交易价格机制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在考虑尤为复杂的碳市场风险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碳市场众多、有场无市、市场不成熟等特有现象提出了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碳配额价格机制。本文首先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来确定碳配额交易的风险值,综合考虑了影响碳市场的所有风险因子。然后应用班茨哈夫-克莱曼(B-C)权利指数来探讨交易伙伴的选择与交易量的瓜分,分散了交易风险。最后通过Shapley值和核仁法来探讨碳配额交易利益分配的合理性,保障了合作联盟的稳定性。此时,碳配额价格便可由利润公式求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三阶段博弈模型来模拟碳配额交易的价格形成机制可以有效地分散交易风险,能够很好地解决碳交易市场风险较一般市场大且复杂这一问题,是实现我国统一碳市场的重大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碳限额与交易机制下考虑次品率的供应链优化研究 [J].
屈晓龙 ;
李波 ;
刘雪静 .
管理评论, 2015, 27 (09) :187-200
[2]   基于GARCH-EVT-VaR模型的碳市场风险计量实证研究 [J].
蒋晶晶 ;
叶斌 ;
马晓明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 (03) :511-517
[3]   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收益模型构建与分析:基于碳减排的视角 [J].
徐大伟 ;
杨娜 ;
陈德湖 ;
夏婷 .
管理评论, 2013, 25 (06) :19-23+86
[4]   碳排放许可的初始分配与区域协调发展——基于多区域CGE模型的模拟分析 [J].
袁永娜 ;
石敏俊 ;
李娜 .
管理评论, 2013, 25 (02) :43-50
[5]   区域碳交易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 [J].
谭志雄 ;
陈德敏 .
中国软科学, 2012, (04) :76-84
[6]   基于国际碳交易经验的长三角区域碳交易市场构建思路与对策 [J].
隗斌贤 ;
揭筱纹 .
管理世界, 2012, (02) :175-176
[7]   国际碳期货价格的均值回归:基于EU ETS的实证分析 [J].
张跃军 ;
魏一鸣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 (02) :214-220
[8]   化石能源市场对国际碳市场的动态影响实证研究 [J].
张跃军 ;
魏一鸣 .
管理评论, 2010, 22 (06) :34-41
[9]  
British Columbia’s revenue-neutral carbon tax: A review of the latest “grand experiment” in environmental policy[J] . Brian Murray,Nicholas Rivers.Energy Policy . 2015
[10]  
Time variation in European carbon pass-through rates in electricity futures prices[J] . Ronald Huisman,Mehtap Kili?.Energy Policy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