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型杂交粳稻可育株混杂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黄大军
欧林英
高梅
李伟华
房毅
顾晓明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粳稻; 种子; 可育株; 混杂; 产量;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6.06.002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可育株在杂交粳稻种子中不同混杂比例对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可育株混杂量的多少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处理间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随着可育株混杂比例的增加,产量逐渐降低,即可育株含量增加1%,每公顷将减产50~450 kg;杂交粳稻种子中可育株的量只能控制在8%以内,超过8%就将抵消增产优势。提高种子纯度是确保种性和杂种优势充分发挥的重要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987 / 99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21]   杂交稻混杂原因分析及防杂保纯方法 [J].
杨振玉 ;
齐德权 .
种子, 1985, (02) :38-41
[22]   杂交稻 AB 类杂株产生原因及不育系育性变化的初步研究 [J].
朱华高 .
作物学报, 1983, (02) :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