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单位性质与利用网络求职的差异性 来自珠三角农民工的实证研究

被引:9
作者
夏磊
机构
[1] 中山大学
关键词
农民工; 市场化; 社会网络; 工作单位;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09.02.002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的市场转型研究一直关注于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以及不同性质的工作单位其市场化程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次级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的实证研究,发现伴随着职业流动的增加,农民工在求职中并没有减少对社会网络的使用,只是越来越少地使用先赋性的亲友网络,越来越多地使用在职业流动中新建的社会网络。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不同性质工作单位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影响了农民工对求职方式的选择。农民工进入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工作单位,可以较多地通过市场途径求职;进入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工作单位,则需要较多通过社会网络途径求职。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61+226 +226-22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变迁 [J].
单菁菁 .
城市问题, 2007, (04) :59-63
[2]   双重二元分割:单位制变革中的城市劳动力市场 [J].
武中哲 .
社会科学, 2007, (04) :47-57
[3]   社会网络资源在职业配置中的作用 [J].
张文宏 .
社会, 2006, (06) :27-44+209
[4]   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与人力资本收益 [J].
刘精明 .
社会学研究, 2006, (06) :89-119+244
[5]   流动人口地位获得的非制度途径——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之比较 [J].
李春玲 .
社会学研究, 2006, (05) :85-106+244
[7]   如何测量社会资本:一个经验研究综述 [J].
赵延东 ;
罗家德 .
国外社会科学, 2005, (02) :18-24
[8]   农民外出就业:乡土社会网络的困境和制度化路径的作用 [J].
王成斌 .
学海, 2004, (06) :79-82
[9]   流动农民职业获得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J].
王毅杰 ;
童星 ;
不详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3, (05) :86-91
[10]   外来人群体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 [J].
刘林平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5) :112-12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