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单位性质与利用网络求职的差异性 来自珠三角农民工的实证研究

被引:9
作者
夏磊
机构
[1] 中山大学
关键词
农民工; 市场化; 社会网络; 工作单位;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09.02.002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的市场转型研究一直关注于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以及不同性质的工作单位其市场化程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次级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的实证研究,发现伴随着职业流动的增加,农民工在求职中并没有减少对社会网络的使用,只是越来越少地使用先赋性的亲友网络,越来越多地使用在职业流动中新建的社会网络。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不同性质工作单位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影响了农民工对求职方式的选择。农民工进入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工作单位,可以较多地通过市场途径求职;进入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工作单位,则需要较多通过社会网络途径求职。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61+226 +226-22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1]   改革的阶段性效应与跨体制职业流动 [J].
郑路 .
社会学研究, 1999, (06) :37-53
[23]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 [J].
李培林 .
社会学研究, 1996, (04) :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