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纹盘鲍野生与养殖群体微卫星标记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23
作者
束靖
李琪
于瑞海
田传远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皱纹盘鲍;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08.01.009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采用7个微卫星标记对辽宁大连、山东烟台、荣城、崂山和胶南5个皱纹盘鲍养殖群体,以及山东长岛、荣城、日本岩手、韩国仁川4个皱纹盘鲍野生群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从等位基因数与杂合度上分析,养殖群体(N=8.0~9.4,He=0.754~0.787)遗传多样性显著低于野生群体(N=11.3~15.0,He=0.821~0.866);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揭示出野生群体中一些稀有等位基因在养殖群体中有所丢失;亲鲍选用数量少与性别比例不均衡可能是产生养殖群体中遗传多样性显著减少的原因。通过对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分析,5个养殖群体之间以及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之间观察到显著差异的Fst与Rst值,野生群体之间日本群体Fst与Rst值与其他3个野生群体差异显著,群体间存在遗传分化;养殖群体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不相关,可能是皱纹盘鲍育苗过程中亲鲍和苗种频繁交流所造成的结果;日本群体与其他3个野生群体间存在显著遗传分化与皱纹盘鲍短暂的浮游期与有限的扩散能力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用微卫星标记分析皱纹盘鲍群体的遗传变异 [J].
李莉 ;
孙振兴 ;
杨树德 ;
常林瑞 ;
杨立红 .
遗传, 2006, (12) :1549-1554
[2]   皱纹盘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J].
李莉 ;
常林瑞 ;
孙振兴 ;
李云玲 ;
张明青 .
海洋水产研究, 2006, (01) :59-63
[3]   皱纹盘鲍野生与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J].
李莉 ;
孙振兴 ;
常林瑞 ;
李云玲 ;
张明青 .
海洋通报, 2005, (06) :82-86
[4]   皱纹盘鲍杂交群体与自然种群遗传差异的研究 [J].
杨文新 ;
李太武 ;
苏秀榕 ;
杨志彪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223-225
[5]   皱纹盘鲍微卫星研究进展 [J].
李琪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365-370
[6]   皱纹盘鲍中国群体和日本群体的自交与杂交F的RAPD标记 [J].
张国范 ;
王继红 ;
赵洪恩 ;
阙华勇 ;
刘晓 .
海洋与湖沼, 2002, (05) :484-491
[7]   我国鲍增养殖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J].
燕敬平 ;
刘世禄 .
海洋水产研究, 1998, (01) :91-96
[8]  
Loss of genetic variation at microsatellite loci in hatchery strains of the Pacific abalone ( Haliotis discus hannai )[J] . Qi Li,Choulji Park,Takashi Endo,Akihiro Kijima.Aquaculture . 2004 (1)
[9]   Inheritance of microsatellite DNA markers in the Pacific abalone Haliotis discus hannai [J].
Li, Q ;
Park, C ;
Kobayashi, T ;
Kijima, A .
MARINE BIOTECHNOLOGY, 2003, 5 (04) :331-338
[10]  
Loss of microsatellite and mitochondrial DNA variation in hatchery strains of Japanes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J] . Masashi Sekino,Motoyuki Hara,Nobuhiko Taniguchi.Aquaculture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