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纹盘鲍杂交群体与自然种群遗传差异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杨文新
李太武
苏秀榕
杨志彪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宁波大学生物工程与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RAPD; 遗传变异; 杂交鲍; 杂种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3 [动物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501 ;
摘要
利用RAPD技术对皱纹盘鲍自然种群和杂交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共检测到173个位点.在自然种群和杂交群体之间及两个杂交群体之间都存在差异,并得到一些群体的特异性片段.利用PopGen32软件计算了各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平均遗传杂合度、Shannon多态性指数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杂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自然群体,从遗传多样性角度揭示了皱纹盘鲍杂种优势的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和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李太武
    杨文新
    宋林生
    苏秀榕
    杨志彪
    郭皓
    [J]. 海洋与湖沼, 2003, (04) : 444 - 449
  • [2] 皱纹盘鲍中国群体和日本群体的自交与杂交F1的RAPD标记
    张国范
    王继红
    赵洪恩
    阙华勇
    刘晓
    [J]. 海洋与湖沼, 2002, (05) : 484 - 491
  • [3] 中日栉孔扇贝杂交子一代群体的遗传变异
    李太武
    孙修勤
    刘艳
    李春茂
    郭皓
    [J]. 高技术通讯, 2002, (06) : 101 - 105+100
  • [4] 宫井洋大黄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王军
    全成干
    苏永全
    丁少雄
    张纹
    [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1, (03) : 87 - 91
  • [5] RAPD分子标记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陈若雷
    宋道军
    余增亮
    [J]. 生物学杂志, 2000, (04) : 32 - 34
  • [6] 山东沿海褶牡蛎与太平洋牡蛎等位基因酶的遗传变异
    杨锐
    喻子牛
    陈再忠
    孔晓瑜
    戴继勋
    [J]. 水产学报, 2000, (02) : 130 - 133
  • [7] 日本对虾野生种群和养殖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标记研究附视频
    宋林生
    相建海
    李晨曦
    周岭华
    刘保忠
    刘瑞玉
    [J]. 海洋与湖沼, 1999, (03) : 261 - 266
  • [8] 随机引物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刘春宇,张春玲,夏家辉
    [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96, (06) : 517 - 520
  • [9] 新的遗传标记技术──RAPD及其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刘旭东
    相建海
    [J]. 海洋科学, 1996, (04) : 45 -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