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过程中的碳排放来源

被引:32
作者
刘希雅
王宇飞
宋祺佼
齐晔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碳排放来源; 政治经济分析; 低碳城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呈现快速发展趋势。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53.7%,年均增长3.10%,是建国至改革开放之前城镇化年均增长率(1.75%)的近2倍。与此同时,碳排放总量增长至35年前的6.2倍,人均碳排放增长至35年前的4.4倍。城镇化过程伴随着高碳排放,增长速率高于城镇化发展速度。这预示着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将面临巨大的高碳排放压力。如何降低城镇化过程中的碳排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城镇化过程中导致高碳排放的各因素归纳为经济、政治两项因素,对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工业、建筑、交通、地方政府等导致高碳排放结果的行为加以区分。研究发现,城镇化过程中的工业高碳排放、建筑面积扩张与其使用效率的背离、交通出行需求量的持续上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消费力增加,城市低密度扩张以及其背后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机制与地方财税制度的弊端,是我国目前城镇化呈现高碳发展状态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过去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非低碳、非持续是有其深刻的经济与政治原因的。中长期的低碳转型只有把经济手段和制度调整结合,低碳发展理念才有可能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环保节能下的“门窗革命” [J].
刘思敏 .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4, (05) :88-90
[2]   我国建筑业直接能耗及碳排放结构特征研究 [J].
祁神军 ;
张云波 ;
王晓璇 .
建筑经济, 2012, (12) :58-62
[3]   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与CO排放的关系研究 [J].
肖周燕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2) :139-145
[4]   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碳排放关系——基于30个省区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刘梦琴 ;
刘轶俊 .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 (11) :27-32
[5]   中国城镇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 [J].
宋德勇 ;
徐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1) :8-14
[6]   中国人口结构对碳排放量影响研究 [J].
李楠 ;
邵凯 ;
王前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6) :19-23
[7]   中国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实证分析 [J].
何吉多 .
西部论坛, 2010, 20 (05) :79-86
[8]   中国城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协整分析 [J].
孙慧宗 ;
李久明 .
人口学刊, 2010, (05) :32-38
[9]   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 [J].
林伯强 ;
刘希颖 .
经济研究, 2010, 45 (08) :66-78
[10]   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与中国的能源消费研究 [J].
郑云鹤 .
北方经济, 2006, (10)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