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输沙平衡关系及应用

被引:8
作者
费祥俊
吴保生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河下游; 高含沙水流; 输沙能力; 输沙平衡; 断面调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7 [河道演变];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在两相非均质流输沙平衡一般关系式中引入黄河下游泥沙特性,得到了以流量及河槽形态表达的黄河下游输沙平衡关系,可用于分析水沙变化对河段纵横形态调整的趋向和特性。通过1977年典型高含沙洪水在夹河滩站的水位与流量关系,验证了输沙平衡关系式用于河槽横断面调整的可靠性,并表明这种调整是不能持久的。建立的黄河下游输沙平衡关系,与河道治理中"平衡比降"及"河相关系"等参数有密切联系,因河道纵坡降调整与其横断面形态有关,所以"平衡比降"表达式中必须有横断面因素。黄河下游输沙平衡关系为下游各种渠道设计提供了快捷的计算方法,对引黄灌溉渠道输沙入田、引黄放淤渠道输沙淤滩及减少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河床演变学[M]. 科学出版社 , 钱宁等 著, 1987
[2]   近期黄河下游河床调整过程及特点 [J].
夏军强 ;
吴保生 ;
王艳平 .
水科学进展, 2008, (03) :301-308
[3]   黄河下游高村站平滩面积变化分析 [J].
吴保生 ;
张原锋 ;
夏军强 .
泥沙研究, 2008, (02) :34-40
[4]   黄河下游平滩河槽形态与水沙搭配之关系 [J].
梁志勇 ;
杨丽丰 ;
冯普林 .
水力发电学报, 2005, (06) :68-71+67
[5]   含沙高浓度层流的浆河及间歇流 [J].
王国兵 ;
窦国仁 .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1993, (02) :119-125
[6]   河流纵比降及纵剖面的計算方法 [J].
李保如 ;
姚于丽 .
黄河建设, 1965, (04) :30-34
[7]  
泥沙手册[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主编, 1989
[8]  
水库泥沙[M]. 水利电力出版社 , 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河渠研究室,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泥沙研究室编, 1979
[9]  
Least action principle, equilibrium states, iterative adjustment and the stability of alluvial channels[J] . Gerald C.Nanson,He QingHuang. &nbspEarth Surf. Process. Landforms . 2008 (6)
[10]   Hydraulic geometry and maximum flow efficiency as products of the principle of least action [J].
Huang, HQ ;
Nanson, GC .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2000, 25 (01)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