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影响因素及路径

被引:23
作者
余吉祥
沈坤荣
机构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工资性收入; 非农就业机会; 地区差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地区差距的影响因素,量化了它们对工资性收入地区差距的贡献,初步确定了其作用路径。本文的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应由各地区农村居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差距以及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劳动报酬差距共同解释,但后者的解释能力更强。本文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方法还发现,非国有化是导致中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而教育相对不重要。全球化和城市化,特别是城市化,主要是通过非农劳动报酬来影响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教育主要导致了非农劳动报酬的地区差距,人均耕地面积则主要导致了非农就业机会的地区差距。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21]  
Rural Poverty and the Structure of Farm Household Incom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vidence from Taiwan[J] . Dennis L. Chinn.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1979 (2)
[22]   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的收入分配 [J].
张平 .
经济研究, 1992, (02) :62-6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