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丘陵人工林林下植物种间关系分析

被引:30
作者
胡理乐
闫伯前
刘琪璟
朱教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北京农学院食品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北京,沈阳
关键词
种间联结; χ2检验; 联结系数; 2×2联列表; 人工林;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5.0283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2×2联列表的基础上,应用χ2检验和联结系数,检测南方丘陵人工林林下植物种间关系,以期分析南方丘陵人工林植被恢复程度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灌草两层联结程度达到显著的种对很少;灌木层极显著的有12种对,显著的有19种对,其余200种对联结程度不显著;草本层极显著和显著各有11种对,其余83种对联结程度不显著.按组间联系及种间的正负关联性,灌木层植物可分为2个种组:Ⅰ.四川红淡比、三叶赤楠、乌饭树、满树星、长托菝葜、格药柃;Ⅱ.大叶胡枝子、白马骨、牡荆.种组Ⅰ与种组Ⅱ之间许多种群间存在显著负关联.优势种往往在种间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草本层优势种狗脊蕨、暗鳞鳞毛蕨、扇叶铁线蕨之间存在极显著正关联,且与多种群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关联;灌木层中2个种组均以优势种为联结核心.灌草层中正负关联的比例反映了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处在动态变化中.灌木层正负关联比例为125/106,草本层42/63.最后分析了种间联结方法的几个缺陷,并对该方法的使用提出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森林干扰生态研究 [J].
朱教君 ;
刘足根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4, (10) :1703-1710
[2]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狼牙刺群落恢复过程中的种间联结性研究 [J].
张文辉 ;
徐学华 ;
李登武 ;
郭连金 ;
刘国彬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6) :1018-1023
[3]   秦岭锐齿栎林种群生态位特征研究 [J].
赵永华 ;
雷瑞德 ;
何兴元 ;
贾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6) :913-918
[4]   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土壤质量性状演变 [J].
庞学勇 ;
刘庆 ;
刘世全 ;
吴彦 ;
林波 ;
何海 ;
张宗锦 .
生态学报, 2004, (02) :261-267
[5]   科尔沁沙地不同年代小叶锦鸡儿人工林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特性 [J].
苏永中 ;
赵哈林 ;
张铜会 ;
李玉霖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1) :93-100
[6]   甘肃武都五凤山林区油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J].
杨东 ;
杨秀琴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70-75
[7]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茎流与穿透雨的养分特征 [J].
于小军 ;
汪思龙 ;
邓仕坚 ;
张秀永 .
生态学杂志, 2003, (06) :7-11
[8]   不同经营措施笋用麻竹人工林的地表径流研究 [J].
郑郁善 ;
陈卓梅 ;
邱尔发 ;
尤志达 ;
洪有为 ;
陈礼光 .
生态学报, 2003, (11) :2387-2395
[9]   低丘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 [J].
秦新生 ;
刘苑秋 ;
邢福武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3, (03) :223-228
[10]   植被(植物群落)稳定性研究评述 [J].
张继义 ;
赵哈林 .
生态学杂志, 2003, (04) :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