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山地丘陵区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

被引:6
作者
李阳兵
王世杰
李瑞玲
谭秋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州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4] 贵州贵阳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生态效应; 黔东山地丘陵;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5.01.010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对黔东低山丘陵区1995~2000年的景观格局与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地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呈上升趋势,多样性降低,景观均匀度降低,优势度增加,蔓延度降低,表现斑块形状变化的分维数指标均有下降,反映出斑块形状的不规则程度降低。研究区以林地、耕地和荒草地3种景观生态类型占据主导地位,已控制着区域景观生态格局及其发展。但耕地、林地、草地这三者之间相互转化比较频繁,说明退耕还林还草与毁林毁草开荒同时并存,植被恢复与退化并存,整体景观尚处于一种波动状态。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是岩性、地貌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景观变化特征分析——以河南省济源市为例 [J].
孟平 ;
贾宝全 ;
张劲松 ;
高峻 .
生态学报, 2004, (04) :825-830
[2]   黄土高原小流域景观多样性动态分析 [J].
王晓燕 ;
徐志高 ;
杨明义 ;
田均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2) :273-277
[3]   景观格局指标对不同景观格局的反应 [J].
李秀珍 ;
布仁仓 ;
常禹 ;
胡远满 ;
问青春 ;
王绪高 ;
徐崇刚 ;
李月辉 ;
贺红仕 .
生态学报, 2004, (01) :123-134
[4]   景观格局分布特征的区域差异分析——以鄂尔多斯高原伊金霍洛旗为例 [J].
贾宝全 ;
王国柱 ;
慈龙骏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3, (03) :168-174
[5]   干旱区内陆流域区域景观生态风险分析——以阜康三工河流域为例 [J].
陈鹏 ;
潘晓玲 .
生态学杂志, 2003, (04) :116-120
[6]   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景观动态监测与预报研究 [J].
王雪军 ;
程春满 ;
杨建新 ;
孙玉军 ;
付晓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 (04) :39-43
[7]   基于 RS与 GIS的区域景观镶嵌结构研究 [J].
徐建华 ;
方创琳 ;
岳文泽 .
生态学报, 2003, (02) :365-375
[8]   基于RS与GIS的干旱区绿洲景观格局变化研究——以金塔绿洲为例 [J].
马明国 ;
王雪梅 ;
角媛梅 ;
陈贤章 .
中国沙漠, 2003, (01) :55-60
[9]   黄河源区景观格局与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 [J].
王根绪 ;
郭晓寅 ;
程国栋 .
生态学报, 2002, (10) :1587-1598
[10]   黔东南主要针阔混交林类型的演替动态初步分析 [J].
杨汉远 ;
王定江 ;
伍铭凯 .
贵州林业科技, 2002, (01)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