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公顷”生态足迹模型的广东省生态安全研究

被引:9
作者
黄羿 [1 ,2 ]
杨林安 [1 ,2 ]
张正栋 [3 ]
夏斌 [1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
关键词
国家公顷;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人均生态赤字; 人均收入; 广东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从国家公顷概念的角度出发,利用广东省与国家土地平均生物生产力的比较关系修正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中的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更加准确地计算了广东省人均生态足迹及人均生态承载力及其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研究期内广东省土地生态供给出现持续赤字的情况,人均生态赤字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通过人均生态赤字与人均收入建立的协整关系模型发现,广东省人均生态赤字的逐年累积效应显著,而人均收入用于消减生态赤字的效应相对滞后。因此,转变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方式仍是广东省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1+56 +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中国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 [2] 基于生态足迹的江西省生态安全时空动态定量研究.[D].兰叶霞.陕西师范大学.2006, 10
  • [3] Urban ecological footprints: Why cities cannot be sustainable—And why they are a key to sustainability.[J].William Ree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1996, 4
  • [4]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 [5] 基于“国家公顷”生态足迹模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以抚州市为例
    李智强
    吴诗嫚
    [J]. 开发研究, 2011, (04) : 59 - 63
  • [6] 基于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广东省各市生态补偿的量化研究
    刘强
    彭晓春
    周丽旋
    张杏杏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21) : 11345 - 11347+11374
  • [7] 广东省生态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生态足迹时间维动态分析
    高长波
    张世喜
    莫创荣
    陈新庚
    [J]. 生态环境, 2005, (01) : 57 - 62
  • [8] 生态足迹评介及国际研究前沿
    龙爱华
    张志强
    苏志勇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6) : 971 - 981
  • [9] 广东省的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胡新艳;牛宝俊;刘一明.上海环境科学.2003, 12
  • [10] 广东省的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胡新艳;牛宝俊;刘一明.上海环境科学.200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