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模型的贵阳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被引:9
作者
苏维词 [1 ,2 ]
易武英 [1 ]
机构
[1] 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
[2]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灰色关联模型; 贵阳市;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4.06.052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以1993,2000,2010年3期TM遥感影像为基本数据源,采用RS与GIS技术、结合统计分析的方法,提取和分析了贵阳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并选取13个主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因子,运用灰色模型定量地分析不同地类与各驱动因子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1)研究期间,贵阳市水田、旱地、灌木林、未利用地面积分别减少了135.2,55.4,80.8和98.6km2;而水域、有林地、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49.1,128.3和183.4km2,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大,水田面积减少最大;(2)研究时段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呈增大的变化趋势,1993,2000和2010年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分别为301.2,307.7和319.0;(3)贵阳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由1993年的0.76上升到2001年的0.78,随后下降到2010年的0.77,表明贵阳市土地利用结构系统的有序性、稳定性呈先增加再减弱的变化趋势;(4)贵阳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主导驱动力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及人均资源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56 / 259+266+371 +2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南京市景观时空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 [J].
贾宝全 ;
王成 ;
邱尔发 .
生态学报, 2013, 33 (18) :5848-5857
[2]   基于GIS/RS的榆林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动态分析 [J].
卓静 ;
郭伟 ;
邓凤东 ;
刘安麟 ;
李旭祥 .
水土保持通报, 2013, 33 (01) :271-274+313
[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机制研究新进展 [J].
何英彬 ;
姚艳敏 ;
唐华俊 ;
陈佑启 ;
陈仲新 ;
杨鹏 ;
于士凯 .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02) :190-195
[4]   秦岭土石山区土地利用程度对生态恢复力的影响评价 [J].
杨海娟 ;
温晓金 ;
刘焱序 ;
文雯 .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 (04) :261-266
[5]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遥感研究 [J].
孙倩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张飞 ;
丁建丽 ;
买买提·沙吾提 ;
韩桂红 ;
桂东伟 .
生态学报, 2012, (10) :3252-3265
[6]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J].
潘佩佩 ;
杨桂山 ;
苏伟忠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5) :539-550
[7]   长沙市耕地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 [J].
谭雪兰 ;
段建南 ;
朱红梅 ;
包春红 ;
张坤 .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 (02) :240-244
[8]   大庆市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 [J].
董隽 ;
臧淑英 .
地理研究, 2011, 30 (06) :1121-1128
[9]   延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型的尺度转换方法 [J].
冉圣宏 ;
张凯 ;
吕昌河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1) :1414-1419
[10]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J].
曹银贵 ;
周伟 ;
袁春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4) :24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