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土石山区土地利用程度对生态恢复力的影响评价

被引:7
作者
杨海娟 [1 ]
温晓金 [1 ]
刘焱序 [2 ]
文雯 [3 ]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3]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粒度单元分析; 土地利用程度; 生态恢复力; 空间自相关; 商洛市;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2.04.023
中图分类号
X820.3 [环境影响评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以秦岭典型土石山区陕西省商洛市为例,探讨了土地利用程度对生态恢复力的影响,旨在为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制定土地利用政策提供建议。根据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将土地利用分为未利用土地、生态用地、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4大类;以粒度单元为统计量,以乡镇为粒度单元,从全局及局部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计算其土地利用度;生态恢复力评价采用植被指数(NDVI);Moran′s I指数等进行空间聚类,分析了土地利用度与NDVI值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近1/2的乡镇NDVI值变化快于土地利用度变化,说明生态环境改善速度快于土地退化速度。一个乡镇NDVI值变化慢于土地利用度变化,说明其土地利用退化速度快于生态环境改善速度。研究区9a间生态恢复力较高,说明9a间国家政策上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处理较好。但对一些土地利用程度仍在提高的乡镇,应进一步重视该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提出相应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半干旱区社会—生态系统干旱恢复力的定量化研究 [J].
王俊 ;
杨新军 ;
刘文兆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1) :1385-1390
[2]   恢复力研究的新进展与评述 [J].
葛怡 ;
史培军 ;
徐伟 ;
刘婧 ;
钱瑜 ;
陈磊 .
灾害学, 2010, 25 (03) :119-124+129
[3]   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的尺度特征与耦合方法 [J].
傅伯杰 ;
徐延达 ;
吕一河 .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 (07) :673-681
[4]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综述 [J].
孙晶 ;
王俊 ;
杨新军 .
生态学报, 2007, (12) :5371-5381
[5]   水土流失景观空间自相关与自相似的尺度特征分析——以长汀县根溪河小流域为例 [J].
邹爱平 ;
陈志彪 ;
陈志强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7, (03) :31-33
[6]   统计信息与空间信息按地理格网集成的方法研究 [J].
赵荣 ;
董春 .
测绘科学, 2007, (04) :69-70+59+195
[7]   空间信息格网研究进展 [J].
刘宇 ;
李成名 ;
刘德钦 ;
马维军 .
测绘科学, 2007, (04) :187-189+200
[8]   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和G系数对比研究 [J].
张松林 ;
张昆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93-97
[9]   中尺度生态评价研究中格网空间尺度的选择与确定 [J].
左伟 ;
张桂兰 ;
万必文 ;
李硕 ;
王桥 ;
不详 .
测绘学报 , 2003, (03) :267-271
[10]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庄大方 ;
王一谋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江南 ;
吴世新 .
地理研究, 2003, (0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