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产品供给真的能减少中国农村瞬时贫困吗?

被引:15
作者
刘成奎 [1 ,2 ]
任飞容 [1 ]
王宙翔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武汉大学财政金融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公共产品; 瞬时贫困; 慢性贫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302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公共产品对农村减贫具有一定效应,而农村贫困分为慢性贫困与瞬时贫困两类,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村瞬时贫困的效应如何?本文分析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农村家庭数据发现,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确实改善了农村贫困状况,但是对农村贫困家庭的瞬时贫困改善效果并不明显。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利用2009年CHNS的1 657个农村家庭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共产品供给对不同分位点下的农村家庭和农村贫困家庭瞬时贫困的影响发现:非贫困家庭的存在摊薄了贫困家庭从公共产品中所得的减贫效应,实施瞄准式的精准扶贫必要而且迫切;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村贫困家庭瞬时贫困和慢性贫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第一,通信信息服务显著降低了农村贫困家庭的瞬时贫困和慢性贫困。第二,医疗卫生服务减少了农村贫困家庭的瞬时贫困,但对贫困家庭的慢性贫困并没有显著作用。第三,教育和基础设施会提高农村贫困家庭的瞬时贫困,同时会增加瞬时贫困成分占总贫困的比重,但会减少陷入慢性贫困家庭的瞬时贫困成分。与东部地区相比,通信信息服务对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家庭的瞬时贫困以及教育对中西部地区慢性贫困家庭的瞬时贫困都有更好的减贫作用,但是基础设施对中西部地区农村慢性贫困家庭的瞬时贫困的减贫作用要低于东部地区。为了有效地降低瞬时贫困:(1)要强化通信信息服务的提供,特别是互联网服务的普及;(2)要加强农村家庭医疗卫生专项供给,提高贫困家庭的医疗报销比例;(3)要强化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供给,特别是农村自来水和排污设施的建设;(4)完善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的职业技能培训。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Contribution of ecotourism to poverty alleviation in Nyanga, Zimbabwe [J].
Leonard Itayi Chirenje .
ChineseJournalof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 2017, (02) :87-92
[2]   Attitudes toward income inequality:perspectives from farmers living in a poverty-stricken rural area of China [J].
Hongjie Wang ;
Dongyue Li .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6, (03) :159-166
[3]   西部贫困农村地区教育与劳动力非农收入差距 [J].
李婷婷 ;
郭沛 ;
栾江 ;
陈建成 .
经济问题探索, 2016, (08) :142-149
[4]   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影响研究——基于湖北省四大片区的调查 [J].
赵曼 ;
程翔宇 .
中国人口科学, 2016, (03) :104-113+128
[5]   贫困治理视域下小农集体行动的现实需求、困境与培育 [J].
骆希 ;
庄天慧 .
农村经济, 2016, (05) :80-86
[6]   新农保对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研究 [J].
李齐云 ;
席华 .
上海经济研究, 2015, (07) :46-54
[7]   公共转移支付减少了贫困脆弱性吗? [J].
樊丽明 ;
解垩 .
经济研究, 2014, 49 (08) :67-78
[8]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因、困境与对策 [J].
周才云 ;
张毓卿 .
经济问题探索, 2014, (03) :49-53
[9]   能力投资、健康冲击与贫困脆弱性 [J].
方迎风 ;
邹薇 .
经济学动态, 2013, (07) :36-50
[10]   暂时性贫困与慢性贫困的度量、分解和决定因素分析 [J].
章元 ;
万广华 ;
史清华 .
经济研究, 2013, 48 (04) :11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