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日潜在蒸散量变化及气象敏感要素分析

被引:21
作者
刘勤 [1 ,2 ]
严昌荣 [1 ,2 ]
赵彩霞 [3 ]
杨建莹 [1 ,2 ]
甄文超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 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3]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蒸散; 气候变化; 水资源; 影响因素; 敏感系数; 年际变化; 黄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2 [蒸发与蒸散];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潜在蒸散量反映了大气的蒸发能力,准确的估算和科学客观的分析其气象影响要素,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依据和基础。该文以国家气象局整编的黄河流域109个站点近52a(1961-2012年)逐日气象资料计算潜在蒸散量及其敏感系数,探明黄河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日潜在蒸散量(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ET0)对4种气象要素的敏感性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ET0日值来看,黄河流域上游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其均值高于中游和下游,下游以-0.043 mm/10a的趋势显著(p<0.05)递减;在年内变化上,上游、中游和下游太阳辐射和温度及太阳辐射敏感系数均呈单峰型曲线变化,风速敏感系数呈单谷型变化,而相对湿度、风速以及相对湿度和温度的敏感系数波动较大;年际变化上,上游、中游和下游太阳辐射、相对湿度和风速都显著下降,温度显著提升,ET0对太阳辐射量和温度的敏感性减弱,而对相对湿度和风速敏感性增强;相对湿度是上游、中游和下游ET0变化的最敏感的要素,而太阳辐射量是ET0年内和年际变化的主控气象要素;太阳辐射、相对湿度和温度3个气候变量的敏感系数都在研究区西南部形成高值区,表明ET0在黄河流域西南部对气候变化最敏感。该研究对于指导黄河流域不同区域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生态工程科学布局,合理开发调配水土资源,促进农业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6+342 +34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and Its Sensitivity Coefficients to Climate Factors in Huang-Huai-Hai Plain,China[J]. YANG Jian-ying,LIU Qin,MEI Xu-rong,YAN Chang-rong,JU Hui,XU Jian-wen.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3(12)
[2]   黄土高原地区生长季参考作物蒸散量对主要气象要素的敏感性分析 [J].
张调风 ;
张勃 ;
梁芸 ;
韩兰英 ;
刘秀丽 ;
王东 .
中国农业气象, 2013, 34 (02) :162-169
[3]   黄河上游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杜加强 ;
舒俭民 ;
刘成程 ;
王丽霞 ;
郭扬 ;
张林波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2) :92-100
[4]   近50年东北玉米生育阶段需水量及旱涝时空变化 [J].
高晓容 ;
王春乙 ;
张继权 ;
薛绪掌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2) :101-109
[5]   1960-2007年中国地表潜在蒸散发敏感性的时空变化(英文) [J].
刘昌明 ;
张丹 ;
刘小莽 ;
赵长森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2, 22 (01) :3-14
[6]   近48a华北区太阳辐射量时空格局的变化特征 [J].
杨建莹 ;
刘勤 ;
严昌荣 ;
梅旭荣 .
生态学报, 2011, 31 (10) :2748-2756
[7]   海河流域潜在蒸散发的气候敏感性分析 [J].
刘小莽 ;
郑红星 ;
刘昌明 ;
曹英杰 .
资源科学, 2009, 31 (09) :1470-1476
[8]   松嫩平原西部生长季参考作物蒸散发的敏感性分析 [J].
梁丽乔 ;
李丽娟 ;
张丽 ;
李九一 ;
姜德娟 ;
胥铭兴 ;
宋文献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5) :1-5
[9]   黄土高原地区太阳辐射时空演变特征 [J].
韩虹 ;
任国玉 ;
王文 ;
朱临洪 ;
吴占华 ;
张红雨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1) :61-66
[10]   黄河流域水分亏缺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J].
史建国 ;
严昌荣 ;
何文清 ;
刘克礼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1) :11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