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属性数学理论的岩体质量分级方法

被引:23
作者
文畅平
机构
[1] 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体质量分级; 属性数学; 属性测度函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51 [];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本文将属性数学理论应用于岩体稳定性即岩体质量分类评价中,建立地下工程围岩质量分级评价的属性识别模型。模型选择影响岩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岩石质量指标,单轴抗压强度,节理间距,节理面摩擦系数以及地下水渗水量等5个参数作为岩体质量分级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构造属性测度函数以计算单指标属性测度,利用相似数定义相似权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以计算综合属性测度,应用置信度准则对岩体样本的稳定性进行识别。针对一些地下工程岩体质量分类评价实例进行分析评价,说明模型的使用方法和岩体质量分级评价方法。实例研究表明,本文模型的评价结果与物元可拓评判法评价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属性识别模型应用于岩体质量分级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由于属性数学理论能很好地解决某类问题具有多个模糊属性的综合评价,且置信度准则是根据评价集具有有序性这一特点而提出的,因而可使评价结果更为可靠;另外,评价模型采用客观性权重,避免了权重确定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保证了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可拓评价方法在围岩稳定性分类中的应用 [J].
胡宝清 .
水利学报, 2000, (02) :66-70
[12]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评价的物元模型及其应用 [J].
周麟 .
金属矿山, 1998, (09) :9-12
[13]   关于岩体分级专家系统的几个问题探讨 [J].
何水源 ;
邓安福 ;
张建辉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1998, (04) :55-61
[14]   质量评价的属性数学模型和模糊数学模型 [J].
程乾生 .
数理统计与管理, 1997, (06) :19-24
[15]   属性集和属性综合评价系统 [J].
程乾生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7, (09) :2-9+43
[16]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J].
程乾生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1) :14-22
[17]   灰色优化理论模型在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中的应用 [J].
冯玉国 .
岩土工程学报, 1996, (03) :62-66
[18]   模糊最优归类理论模型及其在围岩稳定性分类与场地土类别评定中的应用 [J].
陈守煜 .
水利学报, 1993, (12) :26-36
[19]   岩体质量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及其在哈图金矿中的应用 [J].
陈昌富 .
黄金, 1993, (08) :11-14
[20]   模糊模式识别法在围岩稳定性分类上的应用 [J].
陆兆溱 ;
王京 ;
吕亚平 .
河海大学学报, 1991, (06) :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