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谈判的内部国家机制 以温岭羊毛衫行业工价集体谈判为例

被引:26
作者
闻效仪
机构
[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关键词
集体谈判; 内部国家机制; 劳动关系; 工会;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1.01.011
中图分类号
F426.81 []; F249.24 [劳动工资];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集体谈判作为西方社会劳资冲突制度化的社会发明,不但得到工人和工会的拥护,同时也引起了雇主的兴趣。通过协商的程序、承诺的遵守以及共同利益的形成,可以构筑消解工人集体怨恨、制造工人认同的内部国家机制。在中国,工会受组合主义限制,尚不能成为集体谈判的有效发起者,愈演愈烈的劳资冲突却有可能使雇主成为实际的"发动引擎"。本文通过对温岭羊毛衫行业工价集体谈判过程的描述,探讨在竞争和斗争的背景下,雇主和工人在集体谈判过程中的互动,以及在以生存伦理为基础的工人群体中逐步形成从"无序抗争"到"有序遵守"的内部国家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30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 [J].
蔡禾 ;
李超海 ;
冯建华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1) :139-161+245
[2]   代工产业中的劳工团结 以兴达公司员工委员会试验为例 [J].
黄岩 .
社会, 2008, (04) :20-33+222
[3]   管理控制与工人抗争——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研究中的有关文献述评 [J].
游正林 .
社会学研究, 2006, (04) :169-185+245
[4]   企业工会的“制度性弱势”及其形成背景 [J].
冯钢 .
社会, 2006, (03) :81-98+207
[5]   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 [J].
康晓光 ;
韩恒 .
社会学研究, 2005, (06) :73-89+243-244
[6]   民营经济发展与劳资关系调整 [J].
姚先国 .
浙江社会科学, 2005, (02) :78-86
[8]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赵鼎新著, 2006
[9]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 上海三联书店 , 张维迎著, 2004
[10]  
市场经济与民间商会[M].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浦文昌等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