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榆林市荒漠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

被引:40
作者
孙建国 [1 ,2 ]
王涛 [2 ]
颜长珍 [2 ]
机构
[1] 兰州交通大学数理与软件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荒漠化; 植被-气候时空关系;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相对作用; 榆林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一个集成时序和空间两方面特征的植被-气候时空关系统计模型,并用来在栅格尺度上定量区分陕西省榆林市荒漠化动态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作用。结果显示,1986—2000年,榆林市荒漠化发展主要发生在南部丘陵沟壑区,逆转主要发生在北部风沙草滩区,这一空间格局特别明显且在研究期内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从第1时段(1986—1990年)至第2时段(1991—1995年),荒漠化整体上处于发展状态,且无论是荒漠化发展区还是逆转区,人类活动的作用均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分别为98.7%和101.4%,气候变化的作用甚微;从第2时段(1991—1995年)至第3时段(1996—2000年),荒漠化过程整体上达到稳定态势,在荒漠化发展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作用基本相当,分别为46.2%和53.8%,而在荒漠化逆转区,人类活动的作用达到了119.0%,气候变化的作用则为-19.0%。另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作用有很大的空间异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25 / 6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红碱淖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李登科
    何慧娟
    刘安麟
    [J]. 中国沙漠, 2010, 30 (04) : 831 - 836
  • [2] 基于RUE的人类活动对沙漠化地区植被影响研究——以科尔沁地区为例
    彭飞
    王涛
    薛娴
    [J]. 中国沙漠, 2010, 30 (04) : 896 - 902
  • [3] 基于CART模型陇西黄土高原潜在NDVI模拟
    王超
    戚鹏程
    冯兆东
    [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5) : 17 - 22+27
  • [4] 基于RS和GIS长城沿线沙漠化动态研究
    王晓峰
    任志远
    马智民
    [J]. 中国沙漠, 2009, 29 (04) : 623 - 627
  • [5]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研究
    许端阳
    康相武
    刘志丽
    庄大方
    潘剑君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4) : 516 - 528
  • [6] 基于NDVI-气候变量特征空间的植被退化评价
    孙建国
    不详
    艾廷华
    不详
    王沛
    不详
    赵传燕
    不详
    [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08, (06) : 573 - 576
  • [7]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信忠保
    许炯心
    郑伟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11) : 1504 - 1514
  • [8]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植被指数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李登科
    郭铌
    何慧娟
    [J]. 生态学报, 2007, (11) : 4620 - 4629
  • [9]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恢复工程效果的评价
    卓莉
    曹鑫
    陈晋
    陈仲新
    史培军
    [J]. 地理学报, 2007, (05) : 471 - 480
  • [10] 黄土高原典型区植被冗亏
    索安宁
    熊颖
    熊友才
    葛剑平
    [J]. 生态学报, 2007, (03) : 989 - 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