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底层社会“以身抗争”的效度和限度分析 一个“艾滋村民”抗争维权的启示

被引:129
作者
王洪伟
机构
[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底层研究; 艾滋村民; 以身抗争; 以法抗争;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0.02.006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通过对鄂豫两省艾滋疫情高发区"艾滋村民"1抗争的考察,笔者提出了当代中国底层社会抗争的两种社会学逻辑:求助于外的"合法抗争"和求助于内的"以身抗争",一起形成了当代中国底层社会抗争的具有解释力、却又不同逻辑的社会学分析框架。本文考察了"以身抗争"模式的形成机理和运转规则,发现中国底层农民抗争的"非政治性"、"弱组织性"和"具体利益性"取向,"有组织"的政治抗争乃至革命性转化是不太可能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15 / 234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   “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 [J].
董海军 .
社会, 2008, (04) :34-58+223
[3]   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 [J].
裴宜理 ;
阎小骏 .
东南学术, 2008, (03) :4-8
[4]   农民维权与底层政治 [J].
于建嵘 .
东南学术, 2008, (03) :12-15
[5]   底层社会的权利逻辑 [J].
于建嵘 .
南风窗, 2008, (05) :22-23
[6]   作为历史见证的“受苦人”的讲述 [J].
郭于华 .
社会学研究, 2008, (01) :53-67+243
[7]   “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 [J].
吴毅 .
社会学研究, 2007, (05) :21-45+243
[9]   论毛泽东“革命牺牲”的政治学——利夫顿《革命的永生》一书解读及其它 [J].
萧延中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2) :14-21
[10]  
浅析《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J]. 王萍.社会科学评论. 2004(03)